1.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保障措施

2.2021年冬天会冷吗?

3.气温为什么会变化啊?

4.谚语“馒头云,天气晴”描述的是()

5.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

6.天气对人类的关系

7.天气预报准么?

8.为什么天气很难预测?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保障措施

对天气描述适用的测量尺度是( )_天气尺度和用户需求

(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现代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预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1)修改完善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审办法;

(2)制定百名首席预报员动态管理办法;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二)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2.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3.完善科研开发和业务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加强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对现代天气业务的保障

1.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气象观测支撑能力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2.完善气象通信系统,保证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3.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与合理分配,增强保障能力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对现代天气业务的投入

1.建立稳定的业务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以及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五)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年度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3.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业务技术发展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

2021年冬天会冷吗?

冷。

我国南方的水汽条件不如2008年,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的可能性较小,但在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西部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需注意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电网和交通的影响。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集中用电需求等做好应对准备。

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即风、气压和降雨量)的变化。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暖期)相反。

拉尼娜现象出现通常会对全球气温发生降温作用,而未来的降水分布则是,非洲东部和中亚地区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东南亚和太平洋部分岛屿以及南美洲北部地区则相反,降雨量高于正常水平。

气温为什么会变化啊?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扩展资料:

天气预报,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百度百科-天气

谚语“馒头云,天气晴”描述的是()

谚语馒头云,天气晴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云状,其特点是云朵形状像馒头一样,通常出现在晴朗的天空中。

让我们了解一下馒头云。这种云朵的形状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状态,轮廓分明,云层较薄,通常出现在高空中。在晴朗的天气中,馒头云的出现意味着天空中的水汽较少,空气比较干燥,因此不容易形成降水。

为什么馒头云与晴朗的天气有关呢?这是因为馒头云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大气层中的水汽较少,空气比较干燥。在这种条件下,水汽不易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而不会形成降水。因此,当天空中出现馒头云时,人们通常可以期待接下来的天气是晴朗的。

谚语只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和总结,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天气。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气象信息,如温度、湿度、风向等,来更准确地判断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比气象谚语准确的原因:

1、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天气预报是基于气象学、大气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大气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相比之下,气象谚语主要是古人根据长期生活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规律,虽然很多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缺乏严密的科学验证和理论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方法不断改进,准确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2、数据收集和处理:天气预报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卫星遥感、雷达探测等多种手段。这些观测数据能够全面、实时地反映大气状况,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而气象谚语往往仅凭局部地区的气象现象来判断天气变化,数据收集和处理相对简单,难以达到天气预报的精度。

3、预报时效和范围:天气预报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时间尺度(如短期、中期、长期)和空间尺度(如全球、区域、城市)的预测结果。这使得天气预报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例如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灾害预警等。而气象谚语通常只能预测较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且主要针对某一特定地区,预报时效和范围有限。

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

其实,天气预报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蝴蝶效应”的“混沌”天气系统。也就是说,在复杂的大气运动中,任何一点点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引起翻天覆地的气象变化,而误差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要对天气进行百分之百的精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天气预报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只能是一种“概率”。比如说,在某一种温度、气压、湿度的情况下,历史上有20%的时候下了雨,气象台就会认为降雨的概率是2%,下雨的可能性不大,再结合其他一些数据,在天气预报播出时,为了人们理解方便,可能就会说成是多云,但最终是否会下雨,只能看老天的心情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呢,根据气象专家的总结,一般有以下四点: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

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

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天气的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对人类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苏州市气象局局长 苏州市气象学会理事长

高级工程师 任健

前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增强的温室效应共同引起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1年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现有的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与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重要影响,未来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长远而巨大的,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因而,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一、 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科学认识

1、 基本概念

(1) 天气、气候

(2) 气候变化

(3) 温室效应

2、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近3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3、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

4、全球气候继续变暖

全球变暖将继续下去,即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从现在起稳定,这种变暖趋势还要继续几十年。随着污染治理,硫化物气溶胶的排放将减少,因此未来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年更快。

5、气候变化预测存在着不确定性

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上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降水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的更大。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 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估算存在不确定性。

(2) 可用于气候研究和模拟的气候系统资料不足。

(3) 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

二、 气候变化的影响:正面与负面并存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1、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1)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2) 冰川、冻山和积雪可能减少

(3)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5) 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许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2、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的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1)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吏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②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③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2)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①地表径流将发生变化

②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将出出变化

③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等将发生变化

④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

(3)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4)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

①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

②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

③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

④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

⑤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气候变化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如:

①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

②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

③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

④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

⑤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

三、 全球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 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历程

2、《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意愿

3、全球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 国际上要求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越来越大。

(2) 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潜力受能源资源结构、技术和资金的制约

(3) 重视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

总之,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人类必须在未来付出更大代价的风险和为长远利益而放弃部分眼前利益之间做出选择。即要么凭借智慧,开明和勇气现在就开始寻找全球解决的方案,要么等到亲身体验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并难于再忍受下去的时候才开始行动。在选择时要牢记科学家的警告:真正的风险在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天气预报准么?

一般来说天气预报是准确的。

天气预报地区精确的范围越小,则天气预报越准确。

比如说看所在地区的区预报天气当然比市预报天气准确。但是预报天气时间长的,就会相对不准确。比如预报两星期一星期的天气,就不回太准确。

为什么天气很难预测?

天气预报有时却令人失望。这其中有怎样的原因与困难?记者多方探访,告诉您——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

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在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当矫梅燕把这件事告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时,有着20多年预报经验的杨贵名“安慰”她说: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报员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几乎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发生,我们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有的态度非常严厉。”杨贵名对记者说。打电话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口音各异、身份不同,但抱怨的主题却一致:天气预报“不准”。

道是无晴却有晴

北京几次漏报、空报,或造成交通大瘫痪,或导致迎战“十年不遇的暴雨”落了空

在中央气象台所处的北京,天气预报“不准”的例子就有不少。3月18日至2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实际最高气温比前一天的预报值偏低5℃—6℃。3月30日,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夜间有雨,然而,这场雨第二天早晨7点40分才开始下,导致很多人在上班途中遭到雨淋。

更让气象工作者尴尬的一幕,出现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天气预报那天是阴天,结果北京城区却下了小雨。很多人来到中国气象局参观时,发现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撑着伞接待他们。

实际上,最近几年,北京还有几次漏报、空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01年12月7日的小雪、2004年7月10日的暴雨以及2005年对麦莎台风影响的预报。这几次不太准确的预报,或造成交通大瘫痪,或导致市民做好准备迎战“十年不遇的暴雨”,结果却落了空。

据了解,北京的天气预报水平,在全国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现象,在全国都比较普遍。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搜集了不少讽刺天气预报不准确的“段子”。有人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讽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这是我所听到的最有书卷气的嘲笑了。” 宋英杰说。

天气预报不简单

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还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预报员水平有差异,这些都会造成预报不准

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确呢?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天气的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05年,美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公里。宋英杰说,他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一本小册子,内容是提醒气象工作人员面对公众嘲讽,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服务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人机交互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预报时效基本覆盖了10天以内的所有时段,旬天气预报、逐日滚动的7天天气要素预报和3天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已在全国台站全面展开。台风、暴雨、大风降温、沙尘暴、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

10多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质量评分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按国际通用标准来评,目前对于小雨的预报准确率为60%,暴雨接近20%,台风的路径误差约为120公里。

“虽然有几次出现较大误差,但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准确率还比较高。”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据他介绍,北京市气象台1月至3月24小时气温预报(最高、最低气温)的准确率为70.4%;1月至4月13日, 24小时雨雪预报准确率为72.2%;1月至3月24小时5级以上大风预报准确率为84.6%。

气象专家们同时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服务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说,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缺乏能满足精细化的要素预报需求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模式的预报时效与精细程度与世界先进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主要还是以国外引进为主。资料同化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是制约我国天气业务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水平不够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精细化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加深了人们对天气预报信息的依存度。这使得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希望”和“失望”同时增加了。

“最后一公里”不畅通

概率预报反映不确定性,更为科学;预警信息还难以在有效时间内传递到用户手中

气象专家指出,人们认为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天气预报中,对降水等气象要素实行的是概率预报,例如,“明天降水概率为70%”等。而在我国,北京等地曾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概率预报,但由于人们不适应、不理解,概率预报不久就被取消了。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总经理石永怡在国外参观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时,看到气象专家预报说:“这一地区的雪,可能下,也可能不下。” 石永怡认为,这实际上就是概率预报,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专家们还指出,我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还不畅通,这不仅不利于防灾减灾,也在客观上增加了人们天气预报“不准”的印象。

不同的天气系统,其可预报性时效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局地强对流天气(如龙卷风、冰雹、雷暴大风等等),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提前48小时以上报出它的具体位置、强度很难做到。

“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从生成到结束往往只有几个小时,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预报。”矫梅燕说,“发达国家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时效也仅是十几分钟,虽然预警时间短,信息能及时传到人们手里。而我国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解决,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将预警信息发到用户手中,使他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气象灾害。”例如,北京市2004年7月10日的暴雨,气象部门提前一小时发布了预警,但当时很多人没有获得这个信息,导致莲花桥等地大量车辆被积水所淹。

北京“7·10”暴雨后,解决了电视插播气象警报的问题,但是,目前天气短信是收费的,气象部门希望能与通信部门特别是移动通信公司建立天气临近预警无偿发布机制。

准确率提高需长期努力

2010年监测预警率达80%以上,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大气要素预报准确率将大大提高

去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气象局随即启动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技改总体方案中,天气业务的改革重点是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促进灾害性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突破;完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业务,建设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对突发性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四维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等。

按照中国气象局确立的目标,到2010年将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齐备先进、结构完整优化的集约化、研究型和开放式天气业务技术体制,形成天气业务在国家、区域、省、地、县的有序布局,天气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气业务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届时,气象部门将综合利用天基、空基和地基观测信息,实现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和相关灾害的全天候连续监测,监测预警率达80%以上。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大气要素中短期精细化定量预报业务,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大气要素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4天降水预报达到2005年3天预报水平;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期预报质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5%。(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