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雨林有什么好处?

2.“地球之肺”亚马逊森林失火了!为什么大火燃烧了三周才迟迟被扑灭?

3.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

4.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绿色的天堂却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5.亚马逊河流经的主要气候

6.亚马逊雨林大火三个星期也没人救,这场火将造成什么影响呢?

7.亚马逊雨林烧了3个星期,什么原因导致雨林燃烧?

8.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保护雨林有什么好处?

亚马逊雨林最近的天气_亚马逊雨林地理位置

热带雨林的好处和重要性: (1)调节气候功能: 热带雨林会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地球上氧气总量的40%,都是经由亚马逊河区的热带雨林产生。热带雨林虽仅占地球表面的一小部份,然而它对我们呼吸的空气和世界上的气候影响极大。植物和树木在制造食物的时候会吸取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而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靠这些氧气进行呼吸。因此,热带雨林在维持大气中氧及二氧化碳的平衡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而今日人类大量使石化燃料、大量伐木,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使得太阳辐射热传入地球表面后,不易再反射出去,累积的热量已经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2)调节区域性雨量: 雨林又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下雨的时候﹐树木吸收了大部份的水份,通过根把水份吸收传到叶面,让水份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之后,水蒸气形成了云﹐云又形成雨,雨为干旱的地方带来生机。假如雨林被砍伐的话﹐云不会形成﹐降雨也减少,那么很多地方就会出现旱灾和农作物失收的情况。 (3)生物基因库: 热带雨林虽然占全球不及7%土地面积,因为是高温多湿的气候,全球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生物物种在这里生长,可以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古老、最有生产力、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生物也可以拿来当做「基因资源」用,这是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以及医学开发上所不可或缺的来源。 (4)食物来源: 热带雨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我们常吃的香蕉和菠萝都是雨林常见的植物,而咖啡豆和香草都源自热带雨林的植物。 (5)医学研究功能: 热带雨林对医学研究极为重要。全球有四分之一药品原料,是来自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而被医学界确定对治疗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有70%是生长在雨林中。科学家发现热带雨林中的一些植物有治病功能,其中包括治疗疟疾﹑某些癌症和心脏病的药。 (6)其他资源 热带雨林还提供了许多资源。许多蜡﹑酒﹑调味品﹑染料和甜味剂都源自热带雨林。雨林内的植物纤维可用来制作救生衣﹑草帽和许多橡胶制品。科学家认为一些雨林内的植物能产生一些可以用做汽车和家庭取暖的燃料的物质,因此,热带雨林可能成为提供燃料的重要资源。 (7)孕育文化功能 由于热带林地区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所以生存在这儿的人类和森林,也就随之发展出各种变化,并依地区、民族的不同,而分别孕育出特殊的森林文化。 所以保护雨林是重要。

参考: ihouseedcity/~hm1203/biosphere/trf

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区系。它有「绿色地狱」之称。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热带雨林和温带雨林。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同时,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 雨林曾经覆盖了14%地球土地表面,但现在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体表面的2%。虽然雨林只覆盖地球的6%的土地,但却有一半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在雨林中出现。 雨林有时被称为「地球肺部」和「世界最大药厂」,因为大量自然药物或药物的原材料都在那儿找到。全球所用的药物中,几乎一半来自雨林。科学家相信更多疾病的解药将来可以在雨林中找到。 雨林地区往往有大河流过,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许多雨林在一年中有几个月会暴发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雨林,顾名思义是指在热带地区的森林,这些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季相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 目录[隐藏] 1 特征 1.1 生物特征 1.1.1 结构 1.2 土壤特征 1.3 气候特征 2 分布 3 参考 [编辑] 特征 [编辑] 生物特征 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等绞杀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 [编辑] 结构 层 高度 主要植物 其他 露生层 30-50米以上 乔木 单独生长,较为分散,有板根支撑,须面对蒸腾作用 树冠层 30-20米 树冠横向生长,形成连续的一层,吸收了雨林中7成阳光和8成雨水 幼树层/低树冠层 20-10米 年幼树木 树干较幼,树冠呈椭圆形;依靠林中少量的阳光生长 矮树层/灌木层 10-5米 蕨、丛木、灌木 地面层/树林底层 5-0米 小植物如苔藓和地衣 几乎黑暗一片;不连续和茂盛;只在河边和林地的边缘,才会较茂盛 [编辑] 土壤特征 极富铝化,呈酸性土壤,颜色呈红黄,泥层深度亦比其他森林为厚。 [编辑] 气候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周淑贞气候分类法)为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 因为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受着猛烈的日照,无四季变化,降水年内分配较均匀,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小。气候炎热,降雨量高,经常于中午下对流雨。 [编辑] 分布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片的陆地中,有近1/3面积覆盖着原始森林。由于地处热带,称之为赤道热带雨林。根据分布的地方不同,又有亚热带雨林之分。 热带雨林都在南北纬23.5度间,主要位于南北纬10度。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热带雨林在巴西境内,而刚果和印度尼西亚各占约一成。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亚马逊热带雨林。 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部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地质史上的暖期,热带雨林除两极附近地区外所有的陆地基本都有分布。 [编辑] 参考 热带雨林 Eye on Rainforest,绿色力量 热带季雨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雨林是地球上中纬度的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它们大多数位于海洋性湿润气候区,例如北美洲西北部(自加州西北部至阿拉斯加东南部)、欧洲西北部(英国、爱尔兰、挪威)、智利南部、澳洲东南部(塔斯曼尼亚省、维多利亚省)、纽西兰南岛西岸,也有一些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例如黑海东岸地区、纽西兰北岛、南非、日本和台湾。 [编辑] 温带雨林和其它温带森林的不同 雨量﹕高雨量(年降雨量至少为2000至3000毫米,视乎纬度),通常由海洋吹来的潮湿的风带来雨水。 接近海洋﹕跟大陆性气候地区比较,温带雨林有较暖的冬季和较凉的夏季,很多温带雨林在夏天会有雾气,令它们在最热的月份仍保持清凉和潮湿。 海岸山脉﹕海岸山脉向着海洋的一边有较多雨水,因此温带雨林常在那些地区形成。 [编辑] 温带雨林区 太平洋温带雨林(北美洲西北部)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温带雨林,位于北美洲西岸沿海山区,从加州伸展至阿拉斯加。那里的温带雨林可再分为数个生态区,它们俱以针叶林为主。世上最高的树位于加州北部。 Valdivian and Magellanic温带雨林(智利、阿根廷) 自智利南部的太平洋海岸起,至南美洲南端。 南非的Knysna-Amatole山区/沿海雨林 纽西兰温带雨林 澳大利亚温带雨林 Colchian雨林(格鲁吉亚、土耳其) 位于黑海东南端。 太平洋常绿雨林(日本) 台湾山区针叶雨林 西北欧洲温带雨林 位于苏格兰、爱尔兰、挪威、冰岛。 取自"zh. *** /w/index?title=%E7%83%AD%E5%B8%A6%E9%9B%A8%E6%9E%97&variant=zh-"

Rainfores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infall

with definitions setting minimum normal annual rainfall beeen 2

000 mm (about 78 inches or 2 meters) and 1700 mm (about 67 inches). The soil can be poor because high rainfall tends to leach out soluble nutrients. Rain forests are home to o-thirds of all the living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on the pla.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many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new species of plants

insects

and microani *** s are still undiscovered and as yet unnamed by science. Tropical rain forests are called the "jewel of the earth"

and the "world's largest pharmac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natural medicines discovered there. Tropical rain forests are also often called the "Earth's lungs"

however there is no scientific basis for such a claim as tropical rainforests are known to be essentially oxygen neutral

with little or no oxygen production.

[1] Despite the growth of flora in a rainforest

the actual quality of the soil is usually quite poor. Oxisols

infertile

and deeply weathered

have developed on the ancient Gondwanan shields. Rapid bacterial decay prevents the accumulation of humus. The concentration of iron and aluminium oxides by the laterization process gives the oxisols a bright red color and sometimes produces minable deposits (e.g. bauxite). On younger substrates

especially of volcanic origin

tropical soils may be quite fertile. The undergrowth in a rainforest is restricted in many areas by the lack of sunlight at ground level. This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and other animals to walk through the forest. If the leaf canopy is destroyed or thinned for any reason

the ground beneath is soon colonised by a dense tangled growth of vines

shrubs and *** all trees called jungle. There are several mon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rainforest trees. Tropical rainforest species frequently possess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ttributes not monly seen in trees of higher latitudes or trees in drier condirions on the same latitude. Many tree species have broad

woody flanges (buttresses) at the base of the trunk. Originally believed to help support the tree

now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uttresses channel stem flow and its dissolved nutrients to the roots. Large leaves are mon among trees and shrubs of the undertory and forest floor layers. Young individuals of trees destined for the canopy and emergent layers may also have large leaves. When they reach the canopy new leaves will be *** aller. The large leaf surface helps intercept light in the sun-dappled lower strata of the forest and are made possible because the lower layers are largely protected from winds which damage large leaves in the canopy. Canopy leaves are usually *** aller than found in understory plants or are divided to reduce wind damage. The leaves of rainforest understorey trees also often have drip tips which facilitate drainage of precipitation off the leaf to promote trpiration and inhibit the growth of microbes and bryphytes which would damage or *** other the leaf . Trees are often well connected in the canopy layer especially by the growth of woody climbers known as lianas or by plants with epiphytic adaptations

allowing them to grow on top of existing trees in the petition for sunlight.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more frequent in tropical rainforest tree species than in temperate forests or drier tropical regions include: Exceptionally thin bark

often only 1-2 mm thick. It is usually very *** ooth

although sometimes covered with spines or thorns. Cauliflory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s (and hence fruits) directly from the trunk

rather than at the tips of branches. Large fleshy fruits attract birds

mammals

and even fish as dispersal agents.

参考: en. *** /wiki/Tropical_and_subtropical_moist_broadleaf_forests

“地球之肺”亚马逊森林失火了!为什么大火燃烧了三周才迟迟被扑灭?

亚马逊森林失火导致大火燃烧了三周才被扑灭,其实是因为亚马逊当地森林繁盛的原因。能够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森林,可想而知它有多大的森林占地面积,里面的木材都是极好的助燃物。

其实这次失火,让很多人都觉得十分痛心,无数的动物无法逃生,导致被活活烧死。有很多人会批判政府的不作为,但其实政府并非不作为而是无能为力,当火势蔓延太快,风向也会随时改变,如果人为去灭火的话将会导致消防员处于一个危险之中,目前所知的消防设施对于森林大火特别是像亚马逊这次引发的森林火灾,根本上来说都是无能为力的。

众所周知,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能够每年吸收将近一亿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的1/10。可以说亚马逊森林对调节大气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夏天随着天气的干燥,很容易引起火灾,以往的这个时候亚马逊也会有森林火灾的发生,但是却没有遇到过,像这次一样燃烧了近三个星期才被扑灭的情况,而这次的大火也引发了环境学家以及人们对地球未来的担忧。

地球只有一个,只有我们好好的保护它,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作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森林,这次的火灾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或许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出来,但是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亚马逊森林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它水量终年充沛,滋润着8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亚马逊热带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亚马逊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亚马逊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但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横穿其间。

地形结构上北有圭亚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脉,呈围椅状东低西高的地势,敞开怀抱,接纳由东北、东南信风和南北赤道暖流带来的丰沛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暖湿气流。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

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绿色的天堂却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地球上有很多地方都被列为“人类禁区”,就比如恐怖的亚马逊雨林。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占地大约7000000平方公里,其中有5500000平方公里被雨林所覆盖。

亚马逊雨林在南美洲横跨8个国家,是地球上总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是这个地方却笼罩在深深的恐惧之下,到底有多恐怖呢?

亚马逊雨林——地球之肺

亚马逊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10,被称为“地球之肺”,由于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里面植物、动物种类繁多,拥有着世界上种类最多的植物。

据统计在树木较为密集的地区,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超过10万种植物,它的木材就占据全球总木材的45%左右,蓄积着8亿立方米的木材,经济价值超过了7000亿美元!

除此之外,亚马逊雨林还有着250万种以上的昆虫,鸟类总数占据了全球的五分之一左右,淡水资源占据了世界总量的18%……

这里完全就是动植物的天堂,因此亚马逊雨林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的称号。

虽然亚马逊雨林看起来是绿色的天堂,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绿色的地狱,不然也不会被称为“人类禁区”了。

凶猛的野生动物比较多。

亚马逊雨林最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是,在这里能够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而野生动物也让这片森林变得危机四伏。在这个强大的原始森林中,很显然有着一种原始的野性,是人类所不能抵挡的。

亚马逊森蚺

蛇类作为一种冷血爬行动物,本身就自带一种恐惧感,小蛇还好点,但对于那种六七米长的巨蛇,就真的非常恐怖了。在亚马逊雨林中就生存着当今世界上最大蛇类-巨无霸森蚺。

而且数量还不少,据悉森蚺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是绞杀能力最强的蛇,但森蚺的普遍长度都在5米左右,一般都栖息在亚马逊河底,是南美洲河流食物链顶端猎食者之一。

黑凯门鳄

这是一种大型鳄鱼,也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之一,体长在1.8-5.5米之间,重量在100—850公斤之间。黑凯门鳄,颜色在鳄鱼中比较明显,鳄鱼背是全黑色的,而且颜色会随年纪变大而变深。

当黑凯门鳄长到5.5米时被认为是最大型,也被认为是亚马逊河流域的最大食肉动物,善于隐藏在水中,巨大咬合力一口就能把路过的人咬成两半,在动物食物链中,几乎没有天敌。

美洲豹

在动物所有种类中,猫科动物都具有非常强的狩猎技巧,美洲豹作为体型仅次于狮、虎的第三大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

美洲豹非常全能,比如狩猎技巧远远超过了鳄鱼、森蚺等,也善于爬树、游泳,又能快速奔跑,也可以爬树捉猴子,也敢在水中捕捉鳄鱼等,另外,动作灵活性也远超鳄鱼、森蚺,偶尔鳄鱼、森蚺它都能猎杀!

其次“毒性”特别强。

在亚马逊雨林中,可怕危险的动物往往不是这些体型巨大的家伙,而是一些不起眼的、有毒的小动物,一旦遇到,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它们咬到,随时都存在生命危险。

箭毒蛙

别看漂亮的箭毒蛙只有小小的3.5公分,但是它跟蘑菇一样,越漂亮越毒,而且毒性还是你不能想象的,都不需要咬,摸一下都有危险。一只剧毒蛙身上的毒液足以使十个成年人丧生,在世界十大致命动物排行榜中排列前十。

子弹蚁

子弹蚁是亚马逊的微小的昆虫,体长约3㎝,但它的杀伤力也不能小看,被子弹蚁咬伤的部位会疼痛不已,比蜜蜂拼命一蜇还要痛上30倍,是最疼的昆虫刺痛,而且能够持续24小时,是全球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主要生活在树的基部。

亚马逊雨林的恐怖天气和疾病。

亚马逊雨林的气候非常湿热,地处赤道之上,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很高,炎热潮湿,一般人是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而当地的居民也大多是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的印第安人以及拉丁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

还有潮湿的空气是滋养病毒的温床,比如当年欧洲人初入南美洲时就遭遇了疟疾,差点被搞得全军覆没,现在在亚马逊雨林中依旧潜伏着众多已知以及未知的病毒,如果不小心被一些蚊虫叮咬之后,很有可能就会感染,由于交通不便很难得到救治。

除此之外,在雨林里还生存着大量的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没有人可以预估,很多人都害怕雨林中的大型猛兽,但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却是不起眼的蚊子,据悉,每年大约会有70万-100万人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

结语。

虽然亚马逊雨林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禁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雨林面积在不断缩小,而且生态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如今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植被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大量砍伐,这使得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原来的80%减少到了58%。

不仅如此,现在的亚马逊雨林也已开始频繁出现了火灾。我们要知道自然是值得敬畏的,“地球之肺”的安危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亚马逊河流经的主要气候

3.2 气候、水文

在奥比杜斯(Obidos)峡谷,河水受到限制,亚马逊河宽仅1.6公里(1哩)多。

在中等水位以下河道的平均深度为61公尺(200呎)馀,在巴西境内大部分河段深度超过46公尺(150呎)。

从贝伦溯流而上有几处水深的记录达到91公尺(300呎)以上。

但在秘鲁的边界距大西洋约3,219公里(2,000哩)处的海拔高度不足91公尺(300呎)。

在欣古(Xingu)河口的上游,无河心岛屿的永久河床的最大宽度为13.6公里(8.5哩);在洪峰期间,当蓄洪区蓄满洪水时的河面宽度扩大到56公里(35哩)或更多。

亚马逊河每小时的平均流速约2.4公里(1.5哩),在河水氾滥时流速大为增加。

由於在整个流域内全年雨季的时间不一致,亚马逊河的上游每年有两次汛期,并交替受到发源於秘鲁安地斯山脉的支流和发源於厄瓜多尔安地斯山脉的支流的影响,前者的雨季为10?1月,后者的雨季为3?7月。

这种交替影响到下游很远的河段方才消失,两次汛期逐渐融合为单一的汛期。

因此,从11?7月下游的河水缓慢上涨,达到高峰,然后回落,直到10月末为止。

有的地方汛期的水位比枯水季节的水位高12?15公尺(40?50呎)。

以4个大致等距离的地点为例,在伊基托斯高6公尺(20呎),特费(Tefe)高14公尺(45呎),奥比杜斯高11公尺(35呎),贝伦高4公尺(12呎)。

内格罗河水在2或3月雨季开始后上涨,6月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与亚马逊河一同回落。

上千年来亚马逊河不受限制地蜿蜒於辽阔的洪氾区,出现一系列河曲瘢痕、牛轭湖和近来废弃的故道。

当淤泥和沉积物一旦足以降低河道主流的流速时,在洪峰期河水将溢出现在的天然河堤,冲刷出一条新河道。

同样,新河道在几年或几十年内不断淤积,河流又会再次改道。

尽管如此,大部分河段内河水是沿著笔直的河道而流的。

但在每一次洪水季节仍不断有沉积物再次充填由河水冲刷出的宽阔河谷,并有大量的淤泥淤积於沉降盆地内。

与河水的流量相比,洪氾区的范围不算很大。

淤积区一般宽19?48公里(12?30哩),周围为陡峭的悬崖。

这些悬崖受到河水猛烈冲刷的地方,产生「陷落的土地」(terra caida)。

亚马逊河的所谓黑水诸支流——包括欣古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内格罗河、特费河及特龙贝塔斯(Trombetas)河——很少或者没有淤泥,部分原因是发源地的土质为白沙土。

塔帕若斯河及欣古河的河水呈浅碧玉色,因为它们同内格罗河一样不能大量溶解腐殖物。

在这些支流注入主流处因河水受到阻塞形成淡水湖,其形状、宽度和深度类似海上溺湾(漏斗形河口湾)。

海潮涨落的影响通常抵达距入海口约966公里(600哩)的奥比杜斯峡谷。

一种称为波罗罗卡(pororoca)的激潮有时於春潮之前出现在河口湾,来势汹涌,水位不断上升,以每小时16?24公里(10?15哩)的速度向上游涌进,一面1.5?4.5公尺(5?15呎)高的势不可当的水墙展开在主流及支流的浅水面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河不可能形成三角洲。

河流每天注入海洋的沉积物估计有1,500万吨,大部分被沿岸洋流向北冲走,沉淀在圭亚那地区的沿海。

一群时隐时现的岛屿和浅沙滩已在从北角(Cape Norte)稍北处向南并向内陆到沿亚马逊河口湾的北缘为止的长160公里(100哩)沿海地带出现。

亚马逊河流域均处在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5~27℃,年均降水量多在1500~2500mm。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地区。

流域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干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均得到补偿,终年丰沛,季节变化较小。

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9300亿m3,为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11。

河口平均流量为17.5万m3/s,洪水期最大流量在22万m3/s以上,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于2万m3/s。

河道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幅超过20m。

由于亚马孙河的干流和右岸支流均位于赤道以南,所以河水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右岸支流,赤道以北的左岸支流只对于巍洪水期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对枯水期的水量起补偿作用。

因赤道南北雨季不同,所以亚马孙河流域每年有两次大洪水,高洪期发生于3~6月,最高水位发生在6月,其洪峰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40%,次洪期出现于10~11月;而6~9月则为枯水期,枯水期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14%。

亚马逊河流域地势低平,河流比降较小(约为1cm/km),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10~15m,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面积大约5万km2)两岸80~250km宽的平地,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

平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的河宽也在5km以上,下游宽20km,河口段宽80km。

因此,亚马孙河又有“河海”之称。

亚马逊河河口地区,由于近期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人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达320km,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当大西洋海潮入侵时,海水逆流而上,堵截了顺流而下的河水,形成1.5~2.44m(有时高达4m)的潮头,潮水之大有时还能深入距河口965.6km的奥比多斯。

大潮时,常形成5m高的水墙逆流而上,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当地人称之为“亚马奴”。

亚马逊河本身及其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大多数支流,由于河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且泥土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营养物,故河水呈白色略带淡黄。

而发源于亚马孙河流域北部地质年代十分古老的内格罗河,其水色呈黑里透红(微红),并显强酸性(pH值为5.1)。

当内格罗河在马瑙斯附近汇人亚马孙河后,一白、一黑的两支水流并排下流约80km,黑白分明,互不掺混。

发源于巴西高原上远古岩层中的支流(如塔帕若斯河、欣古河),河水则是清澈的。

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最高(一般大于0.2kg/m3),说明这些河流容易受冲刷的影响,被称为白水河。

发源于高原地区和大陆冲积层的黑水河和清水河,其悬移质泥沙含量最低(小于0.02kg/m3,如内格罗河)。

主要发源于安第斯冲积层的河流以及上游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为中等(0.05—0.1kg/m3,如普鲁斯河、雅普那河)。

亚马孙河的悬移质分布季节性特别强,其原因在于亚马孙河各支流中泥沙的沉积与重新移动和周期不同。

亚马孙河每年携带人海的泥沙量约3.62亿t,在远离河口300km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黄浊的水流。

每年亚马逊河流域降水总量149000亿m3(或降雨深度2150mm),其中111500亿m3为来自流域外部(主要来自大西洋一侧)的水汽;来自流域内的水蒸汽(即局部水循环)占23%(34000亿m3)。

降水量中大约一半(73300亿m3,占49.2%)通过蒸发又回到大气之中;约69300亿m3(占46.5%)的径流流入大西洋,其余的6400亿m3(占4.3%)则包括渗漏损失(地下水补给)以及决定水量平衡诸要素的误差。

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潮湿和多雨。

在赤道(位於亚马逊河的北面不远)附近昼长和夜长相等。

夜间常常睛空无云,有利於将昼间12小时内接受太阳的热量较快地辐射出去。

昼间与午夜之间的温差比最温暖的月份与最凉爽的月份之间的温差大,因此夜间便是亚马逊河流域的冬天。

在马瑙斯日平均高温为32℃(89℉),平均低温为24℃(75℉)。

偶尔也出现较冷的时期,特别是在南半球的冬季,当特别强大的气团从极地向北横扫亚马逊河流域,使温度急剧下降时。

在每年的任何时候,几天大雨之后接著是晴朗的天气,夜间凉爽,湿度较低。

在下游地区,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有凉爽的信风吹来。

对该地区气候来说,降水量比温度更为重要。

从大西洋吹来的充满水气的风横越南美洲,当到达安地斯山脉的东坡时被迫上升;这样,空气被冷却,并通过冷凝作用失去水分,其结果是大雨滂沱,汇集成大江大河从安地斯山脉向东流去,并形成如此广大的亚马逊河水系。

在低地的上空,大面积的对流暴风雨产生很大降水量。

根据降雨情况不同,亚马逊地区可分为3种气候类型∶第一种发生在亚马逊河口区和流域的西部,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公厘(80吋),全年雨量分布很均匀;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超过正常降水量一倍,在另一些年份可久旱不雨。

第二种类型包括亚马逊大部分地区,有一个季度降水量特别少,但还没有严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

第三种类型包括沿亚马逊流域南缘的地区,气候渐次变化为巴西中西部的气候,在南半球的冬季有一个更为明显的旱季。

旱季盛行风向为东北偏东到东南偏东之间的风,7、8月为和风,但在旱季的其馀时间内当阵风有时达到十分强劲时为疾风。

这个季节是游人溯流而上或泛舟顺流而下的最佳时间。

亚马逊雨林大火三个星期也没人救,这场火将造成什么影响呢?

每年由于天气原因,以及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森林大火,都会发生很多起。在我国曾经最严重的一场森林大火,应该就是八几年的大兴安岭火灾,这场火灾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就在前几日亚马逊雨林发生了巨大的火灾,其实火灾不单单会造成经济的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

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这些都是所衍生的一系列的灾害,而且森林火灾在进行消灭的过程非常的缓慢,所以在发生森林火灾之后都会造成很严峻的局面。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

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但是我们国家自从大兴安岭发生火灾之后,对于火灾的预防也是下尽了功夫,因为预防比旧制要更有效果。

其实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不单单是对环境造成影响,对动物造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不仅烧死和烧伤了许多的野生动物,而且彻底地摧毁了它们的栖息和觅食之地,使它们失去了懒以生存的家园,这个地球不单单只有我们人类,还有动物我们是和谐共处的,所以保护环境真的应该提上日程。

亚马逊雨林烧了3个星期,什么原因导致雨林燃烧?

亚马逊雨林是热带雨林,理论上是很难发生自然火灾的。

但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一年发生的火灾数目将近4万起,在一个不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发生数目如此多的火灾,那么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人为纵火,并且是故意的人为纵火。

诚然,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是属于全世界的。但亚马逊雨林是在巴西境内,所以它更是属于巴西人民的。保护环境可能是全世界的共识,但对于落后地区食不果腹的人们的来说,生存远比保护环境更重要。

巴西的经济水平很低,同时相比起广袤的雨林面积,巴西的耕地面积并不十分充裕。所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来维持生活,只能选择破坏雨林。而破坏雨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把火把雨林烧掉。

这是一种不顾大局、急功近利的行为。但对于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可供他们选择余地并不多。如果他们能有发达国家人民一样富足的生活,相信他们也可以保护环境,守护亚马逊雨林。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对这种刻意纵火的行为只一味地批判并不能直指问题的根源,反而会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既视感。

燃烧过后的亚马逊雨林

所以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因为落后地区的人们需要耕地,所以他们纵火点燃了亚马逊雨林。

这种纵火行为一年有四万起,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起纵火引发了这场无法控制的大火,我们更无法找到一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

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降雨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至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至?30℃,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36℃以下。

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分布

位于热带,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的主要原因。全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的主要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