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3.自然灾害主题教育教案

4.八年级下地理教案优质6篇

5.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6.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7.气温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8.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9.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山东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寒潮天气冷幼儿园教案_寒潮来袭美篇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山东的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年积温介于3200℃~45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

扩展资料:

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特点: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

3、季风性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名,占中国GDP总量的1/11。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东省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之一,所以每年的5月12日各大学校都会开展关于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活动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班会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灾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灾安全知识。

 三.班会过程:

 1、宣布班会开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

 2、介绍相关知识:

 ▲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

 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3、介绍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国家对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增加,保障更加有力。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重大项目。目前,集观测、实验、研发为一体的地震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初步构建,成效明显。一大批优秀地震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不仅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建设,还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利用空间技术监测和研究地壳运动的科技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在世界地震科学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有论文,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里有专家,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有声音。目前,与我国开展地震合作与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50个。

 4、使学生学会判断地震前的预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

 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地震前兆诗歌:

 ▲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的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四.班会小结:

 1、班会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班会启示: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各班级应结合实际,在落实好学校组织的集中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的意识,时刻培养危机来临时的应变能力,始终做到临安思危,处变不惊。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二

 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上自然灾害最为紧张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动,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适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提醒国平易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正视防灾减灾,努力削减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事情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事情。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动。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患害、凌汛灾害、地动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回归空气旋涡灾害:我国是世上少量几个受回归空气旋涡紧张影响的国家之一。

 雹子灾害:我国是世上冰雹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三、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动的自救常识

 ——大地动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动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 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瓦斯,暂避到卫生间等跨度小之处,或是桌子,床铺等底下,震后快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黉舍,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碰到 地动,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底下,待地动过后再有序地撤离。西席等现场事恋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碰到地动,应用手护住头部,快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碰到地动,要注重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泊车。

 ——被埋要保存身体的力量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身体的力量,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黉舍人员避震

 在黉舍中,地动时最需要的是黉舍领导和西席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动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动和防、避震常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以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树模

 地动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不论什么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违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平静等候主震已往!在地动暂停时, 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之处。

 (2)、甲型流感(猪流感)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承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引起的猪呼吸体系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平凡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或死亡。

 预防猪流感须知: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注重小我私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之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室内保持通风;

 (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1、如碰到了火警,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定,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活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克不及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快速通过,之后立即关好。当你认识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标的目的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之处,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快速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2、如果服装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面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毁灭火苗——遮住面部可预防面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快速关了瓦斯,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三、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服装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日头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秋水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地下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紧张,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不要提醒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跟前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干电池供电的无线电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5、倡议书

;

自然灾害主题教育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自然灾害主题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灾害主题教育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通过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2)自今年起,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

 (3)20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6)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自然灾害主题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能学会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伤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什么是地质灾害?

 2.生活中都有哪些地质灾害?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大风、雷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二、发生这些地质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1.发生地震应该怎么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时学生正在学校上课,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许许多多的学生和老师葬身于瓦砾之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一朵朵正准备怒放的鲜花在瞬间被摧毁。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和多学点自救的方法,我们是可以降低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的。请同学们观看再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1)观看,讨论交流。

 (2) 小结:

 ①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②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③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模拟演示。

 ④地震来临——送你防震自救口诀

 a.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

 b.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c.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d.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e.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2.当大风来临时应该怎么办?

 (1)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到夏天,经常会遇到刮大风,请同学们观看短片并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风,讨论一下当大风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结:

 ①当大风来临时,关好门窗,不要在迎风的窗户旁站立,要尽量留在屋内。

 ②不要去大风经过的地方玩耍。

 ③如果在户外,要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如果在路上,要特别注意避免高空坠物造成伤害,如倒树、花盆、广告牌等,要远离玻璃幕墙。

 ④遇到紧急情况无法自救时,请拨打“110”求救。

 3、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生活的环境时时都存在危险,火,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威胁。如果不幸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

 (2)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3)火灾发生后威胁最大的往往是浓烟,想办法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一路关闭所有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4)身上着火,千万别奔跑,可就地打滚,将身上的火苗压灭,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处楼上,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进入楼梯间后,确定楼下未着火时再向下逃生。

 (6)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7)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上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决不可乘坐电梯,也不可贸然跳楼。

 三、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地质灾害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学会自救和抢救他人。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优质6篇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1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1、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 季风气候显著

3、 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2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3

?教具:有关。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一节 河流和湖泊的概况

二、江南大河—珠江

三、京杭运河

教学设计 方案3

教学重点: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叫外流区、内流区?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2.什么叫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些水文特征主要受什么影响?

(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那么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学习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

(提问)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哪个气候区?那里的气候有何特点?

(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对照图讨论。

(展示并总结)在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上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并出示乌鲁木齐的气温降水图,得出结论: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非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少雨。

(提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教师可补充:部分来自山地降水。)

(提问)根据内流河河水的来源,分析内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变化?(春季随气温逐渐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丰富;秋季冰雪融水减少,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最少,甚至断流。

(讲述)正是由于内流河流经非季风区,这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所以内流河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且河水被大量蒸发.流量迅速减少。因此内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识认季节河的符号,并且在内流区中找出弱水和塔里木河两条季节河。

(学习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在内流区中找出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景观两幅。塔里木河位于我国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仅次于原苏联的伏尔加河(3530千米)、锡尔——纳伦河(2991千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乌拉尔河(2428千米),为世界第5大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它的汛期短,在7~9月水量;10月以后水量大减;由于上游源于高大山地,干流沿山麓地带分布,下游多季节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的灌溉两幅。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表格。从表格上我们看出了什么呢?(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上中游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大增,再加上近年来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大量盲目引水开荒,又大量的浪费了水。

(展示并讲述)展示胡杨树的两幅。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几十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芦苇和红柳等消失。沙漠蔓延趋势逐年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及下游5万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积由60年代的5万公顷,减缩到现在的1.4万公顷。由此可见,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南方大河——珠江)

(过渡)我们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我国大江大河的分布、分类及特征。在众多的大河中,长江、黄河跨地区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两节中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南方的大河珠江。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景观图。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提问)珠江的位置有何特点?结合地形、气候,想一想,珠江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七倍。珠江流经地势二、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提问)目前建立了哪些水电站?(答案略)

(提问)珠江不仅水能丰富,而且航运价值也很高,为什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回答很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如南方水量丰沛,利于航运;经济发达,需求航运沟通海洋,海河联运,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地处对外的前沿等等都应该鼓励赞扬。)

(学习京杭运河)

(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的人工河流。其中有一条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人工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景观。从图中使学生了解运河河道的宽阔、航运的繁忙、沿岸经济的发达。

(展示)京杭运河图。边演示边讲解京杭运河的起始点、长度、流经的省市、沟通的水系等内容。

(讲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就在公元前485年起开凿邗沟,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初基。这段运河的开凿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了。到了隋朝,隋文帝建都长安(今西安),由于供给京师的粮食主要靠黄河运输,而黄河上又有三门峡阻隔,运粮十分不便,京师的粮食供应有很大的困难。一遇荒年,京师军民就没有饭吃。公元594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隋文帝不得不带领京师军民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当时已迁都洛阳,为了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师,并到扬州看“琼花”,就征集几百万民工,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长安到扬州沿渠修筑御道、离宫。同时还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连接卫河,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达北京。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又拓宽浚深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余杭(今杭州),两岸宽达十余丈,能通“龙舟”。至此,南北大运河全部开凿完成,成为我国历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展示并讲解)展示京杭运河地图(多彩地图)。京杭运河历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199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学习内流湖和外流湖)

(过渡)以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各类河流的特点,最后学习我国的湖泊。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内流湖,什么是外流湖。

(讲述)天然湖泊遍及中国各地,其名称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错”等之称。湖泊也有内流湖区与外流湖区之分,其分界线与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相同。外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小的淡水湖为主;内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大的咸水湖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二节。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有所了解。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有关世界“人”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

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基本方法,还不太熟练,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学会;二、三章的学习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生应比较熟练的掌握读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这一任务学生是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①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②说出世界三大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③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④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2、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读图、析图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

新授:

一、世界的语?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①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②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③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④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交流。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过渡:这些语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请在图上找到。

活动二:

学生分组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课后活动题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活动一: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提供有关三大宗教的文字和资料补充。

教师: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信徒们都应该十分尊重。你能说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吗?你信仰宗教吗?你周围有信仰宗教的人吗?

学生看资料后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影响及区别,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活动二:组织学生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到其分布地区。

小结: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而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信仰。

结束: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谈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始至终做课堂的主人。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篇6

第五节 寒潮 台风和水旱灾害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

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

活动二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

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

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培养动手能力,陶冶情操,教会他们用平和的心态从容处事;

 二、在茶的冲泡中,教会他们讲究的是细节,如温度、时间、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三、互动礼节:规范高雅的茶艺动作,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礼节,塑造孩子的身心。通过茶文化,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其中的一些细节,更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四、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谷雨节气对于农事和民间习俗的重要意义

 由谷雨节气间气候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谷雨期间的习俗

 2、带领幼儿了解了谷雨这一天的养生食品。

 教师介绍中国的茶饮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这一天,便是全民饮茶日,倡导茶为国饮、科学饮茶的生活态度。

 3、借助工具(如绘本、、书籍、茶具等)让幼儿初步理解茶文化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谷雨”的集中活动以“雨生百谷”这一节气含义作为核心,展开介绍了谷雨时节多雨的气候特点、“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事活动,并结合《谷雨到了》的节气故事、“种豆子”的科学活动,带领幼儿充分地感知、体验谷雨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谷雨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知道谷雨前后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能够与同伴合作种植豆子,体验谷雨时节种植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农作物有一定认识。

 课件准备:“农作物”组图;《谷雨到了》故事;《种豆子》手工;

 纸面教具:《种植牌》;《种植记录表》。

 材料准备:各类豆子、铲子、土培容器、浇水工具。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农作物”,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也可在本环节出示农作物,进行实物展示)

 ——这些农作物你都认识吗?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种出来的)

 ——哪个季节比较适合种植这些农作物呢?(春季)

 播放故事《谷雨到了》,引导幼儿了解谷雨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

 活动建议:教师可重复播放故事,引导幼儿从里寻找答案。

 ——现在正是春天,是播种农作物的好时候,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打算去田野间走走,我们也去看看吧。

 ——农民伯伯向奇奇和妙妙介绍了哪个节气呢?(谷雨)

 ——谷雨是春天的第几个节气?(最后一个)

 ——为什么谷雨到了,适合播种农作物?(天气变暖、雨水多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俗语中,“瓜”和“豆”指的是什么呢?(农作物)

 小结:谷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了,天气变暖和了,雨水也变多了,特别适合播种农作物,所以“种瓜点豆”是谷雨前后最重要的农事活动。

 播放手工《种豆子》,出示种植工具与材料,引导幼儿了解土培种植豆类农作物的方法。

 1.师幼互动,了解幼儿有关种植豆类的已有经验。

 ——谷雨到了,我们也来种一种豆子吧。你种过豆子吗?

 ——你知道种豆子需要哪些工具?做哪些准备吗?

 2.播放手工《种豆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土培种植豆类农作物的方法。

 ——种豆子前要准备什么呢?

 ——具体的步骤你都记住了吗?

 3.出示种植工具与材料,教师演示种植,引导幼儿巩固种植方法。

 活动建议: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种植的步骤,幼儿回答一个步骤后,教师演示一个步骤。

 ——老师也准备了这些材料,请你们帮老师回忆一下种植豆子的步骤吧。

 在小组内发放种植工具、纸面教具《种植牌》,组织幼儿到种植区种植各类豆子,体验谷雨时节种植的乐趣。

 1.将幼儿分组,每组提供种植工具及不同种类的豆子,如黄豆、绿豆、花生、蚕豆等。

 2.带领幼儿到种植区,按小组进行种植。

 3.分发纸面教具《种植牌》,请幼儿做好标记插放至盆栽中。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种植区,投放种植工具和纸面教具《种植记录表》,请幼儿照顾、记录豆子们的生长。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在家探索更多有关种植豆子的方法,通过拍照进行记录、分享。

 2.谷雨有“摘春茶”“赏牡丹”的习俗,家长可在谷雨前后带幼儿摘茶、赏牡丹。

 3.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谷雨节气:一起去看牡丹吧》,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附故事

 谷雨到了

 奇奇:下过雨的田野真舒服啊。

 妙妙:奇奇你看,田里有人在劳动呢,我们去看看吧。

 奇奇:农民伯伯,您在做什么呀?

 农民:谷雨到了,我们在播种呢。

 奇奇:谷雨?是什么?

 农民: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表示这个时节天气变暖和了,雨水多了,特别适合播种各种农作物。

 妙妙:哦……我想起来了,爸爸说过“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俗语咬字清晰、念慢一些)

 农民:哈哈哈,对的。瓜和豆都指农作物。每年谷雨前后,农民们就会开始种植玉米、黄豆、花生、黄瓜、南瓜……盼望着丰收的到来。

 奇奇:哎,又下雨了!

 妙妙:太好了,田里的农作物们喝饱水一定可以长得更好。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谷雨节气有观赏牡丹花的习俗。

 2、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并用语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爱护牡丹花。

 重点难点

 重点: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古人和现代人赏牡丹的各一张,相机、ipad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谷雨节气有赏牡丹花的习俗

 教师出示游人在赏牡丹花的照片,师:今天早晨我发现公园里的人很多,你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教师出示一张古人赏牡丹的,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在干什么?

 小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古代人和现代的人在谷雨节气这天都会观赏牡丹花。我们也去公园中观赏牡丹花吧。

 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山公园中的牡丹园观赏牡丹花,出发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

 (1)幼儿观察牡丹花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师:公园中的牡丹花有哪些颜色?你看到过其他颜色的牡丹花吗?牡丹花的花朵什么样?像什么?牡丹花有香味吗?

 小结: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红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层花瓣,花朵是圆形的,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香味。

 (2)幼儿观察牡丹花花叶的颜色和形状?

 师:牡丹花的叶子什么样?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结:牡丹花的叶子是大大的,像一个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儿用相机和ipad记录自己喜欢的牡丹花

 3、引发幼儿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请园林叔叔向幼儿宣传爱护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们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机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来,可以闻一闻,但是千万不能用小手摸,因为手上有小细菌,小细菌会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谢了。

 4、师生交流观赏牡丹花时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带领幼儿回到班级中,将幼儿记录的牡丹花照片滚动播放。

 师:这是谁拍摄的牡丹花?你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的?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哪里?或你觉得它哪里最美?

 换问法:这朵牡丹花漂亮吗?哪里最漂亮?你们猜猜这是谁拍摄的?等延伸活动:

 幼儿欣赏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尝试用多种材料颜料、毛笔、毛刷、报纸团、海绵、瓶底、自制粉扑等多种材料作画表现牡丹,进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有四个巧妙之处:

 第一: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比一比,通过亲身感知去认识牡丹花,解决活动的重点认识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第二:引导幼儿分层次有目的的观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时间较短,观察外形特征时分两次去观察,一次观察花朵,一次观察花叶,幼儿带着观察目的有效的观察,对牡丹花外形特征的认识更加充分。

 第三:通过电子设备幼儿表达。幼儿不仅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幼儿通过电子设备相机、ipad等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收获,结合进行表达与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园林叔叔。通过边看园林叔叔的修剪照顾牡丹花边听园林叔叔讲解爱护花草的知识,幼儿体会到了园林叔叔的辛苦同时会激发幼儿爱护牡丹花及身边的花草。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谷雨

 二、活动目的:

 1.知道二十四节气——谷雨,这是一年24个节气的第六个,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春末夏初,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2.了解谷雨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亲自然,爱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3.积极参与谷雨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9日前后

 四、活动地点:

 家庭

 五、活动参与人员:

 小朋友、家长。

 六、亲子活动:

 1.搜集谷雨知识,拍和谷雨有关的活动照片。

 2.有关谷雨古诗诵读

 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

 [宋]舒邦佐

 谷雨催秧蚕再眠,桑女伴罢秋千。

 前村亦少游人到,牛歇浓阴人饷田。

 3.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季节的交替。

 4.绘本故事:《养蚕忙》等

 4.手工活动:绘画、剪纸、拓印牡丹。

 5.科学探索活动:观察谷雨期间常见的鸟类、养蚕。

 6.制作、品尝活动:谷雨茶、食香椿、枸杞蛋羹等。

 7.户外活动:赏牡丹、观察种植物、找昆虫。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和由来.

 2.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过程:

 导入

 1.观看: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保护和传承。

 提问思考那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它的由来又是什么呢?

 教师讲解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季)

 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师讲解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刻度就这样深深刻进了我们祖辈的生命中。

 提问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是何意呢?

 总结“立”者,始也。它们是各自季节中的第一个节气。

 提问祖先们还从天文的角度划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是平分了什么?“至”又是何意?

 总结“分”是平分了昼夜,“至”是到达了极致。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昼长、秋分黄叶天、冬至雪临门,两个简单的汉字,写出了四季最诗意的分界点。

 教师讲解二十四节气是季节的流转,它告知我们气温的变化,它预兆着夏雨冬雪,它分享着物候乐事在流年往复的千百年里,我们过着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节气,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让我们无比感恩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不仅仅是四季轮转,更是二十四个感知自然细微的时刻,这让我们相信:生活远比你想象的美好。作为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节气历法代表着一种文化归属,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文化认同价值。我们应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利用节气文化,开展多样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二十四节气知识与价值,让人们对节气文化的内涵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成为一种不断再生的文化资产。“二十四节气”延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特有的生命成长的精神命脉,顺应自然赋予的顺序,我们要理解中国人的天人观、天地观,进而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感悟古人的智慧,寻文化之根。

 小结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引入正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分二至日》。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关于冬天的童话,选取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用动物童话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娓娓道来,富有童趣。画面色彩丰富、生动写实,将小朋友带到大自然中,探究冬的秘密:雪花飘舞、哈气的形成、冰花的出现,感受季节和物的变化。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来说说冬天的景象特点。再由提问引出“冬天到了,你觉得小鸟、小树、小猫、小狗会怎么样,会说些什么?”通过出示插入式的帮助幼儿,更能够使幼儿了解他们各自发出的声音和“冷”的特点。幼儿很喜欢模仿三种不同的喊“冷”的声音。到了表演环节,幼儿纷纷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上来表演的幼儿人手一个头饰,学诗歌中的角色。表演环节过于拖沓,改进后应该幼儿人手一个胸饰,既缩短幼儿等待时间,又能在最佳时间内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教案# 导语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篇一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5月13日下午第三节课

 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目的:通过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活动要求:各年级中队辅导员布置队员提前收集资料,各中队根据自己学生情况自定活动主题,可根据下发的材料学习,学习后讨论,也可适当在班级里做模拟演练。活动时将各自主题书写在教室黑板上。

 活动资料: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团结配合,必要时取脱险行动。

 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篇二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示范

 地震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任何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背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安静等候主震过去!在地震暂停时,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猪流感须知: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室内保持通风;

 (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①、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是能到达地面。

 ②、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③、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④、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⑤、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 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篇三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

 2、影像准备。

 三、活动过程:

 1、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观看录像片

 3、让同学们广泛发言,谈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冰雹灾害。

 4、老师补充:

 、防蛇、防蚊虫咬。

 、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严禁私自下河、塘、沟渠等处游泳。

 5、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

 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篇四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别是地震的破坏性,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播放,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

 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震动了汶川,震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一个个美丽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时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地震真的来了,亲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了么?

 二、地震前准备: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

 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配齐应急物品。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备?

 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知识:

 (一)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

 (二)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做补充和总结。

 1、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用枕头或手或坐垫保护头部。

 2、在平房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3、在楼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则。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4、在教室内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5、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等。

 6、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不要哭喊,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节约饮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发出求救信号时可用敲击水管的办法。

 四、地震后互救知识:

 1、震后救人原则是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以免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先救青壮年。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2、首先请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判定被埋压人员位置。在保持通风(通气)的前提下,做好标志,等待专业救援队人员前来救治

 3、接近被埋压人时,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撑物与一般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首先暴露被埋压者头部,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在抬救过程中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体再次受到损伤。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鲜空气,不可一次进食过多。避免被救人员情绪过于激动。

 活动小结

篇五51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地点:晨曦班

 活动准备: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宣传片

 活动主持:***

 活动目的:

 1、学生了解一些防灾避险的安全知识;

 2、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学会简单处理危险的事情;

 3、树立安全生活、健康成长的生活观念。

 活动过程:

 一、观看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宣传片

 二、根据宣传片内容给学生重点讲解

 1、突发的分级

 一级:红色 特别重大

 二级:橙色 重大

 :** 较大

 四级:蓝色 一般

 2、突发的分类

 自然灾害: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等;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流感、H1N1甲型流感、禽流感等;

 社会安全: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

 3、认识应急指示标志

 4、如何应对灾难:比如家庭厨房失火、电器失火怎么办、预防传染疾病、发生森林火灾怎么办、如何防止雷击、家庭煤气泄漏怎么办、发生地震如何逃生等

 三、总结: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的生活,安全生活,快乐成长。

气温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必修) 2015-1

1 常见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 1.锋与天气: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

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

准静止锋

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 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 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主 要 区 别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雨区位置 锋后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锋图 简图 图示 天气图 雨区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 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 成持续性降水 天 气 特 征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的梅雨

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 导语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考 网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也是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上,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大气运动框架下对各地区常见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完整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如高气压、低气压、极锋等;此外,本节内容的掌握更可使学生将地球上的大气有关知识学以致用,分析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要求:

 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理解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状况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运动变化过程,从动态的角度掌握锋的有关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并结合flash课件演示理解掌握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并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二

 〔新课导入〕

 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醒学生注意发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由对冷空气、暖空气的感性认识引入气团的介绍。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锋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结合图2.18锋的形成,除掌握锋面、锋线、锋前、锋后等名词,对比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还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观察冷暖空气的运动、锋的形成。

 Flash课件演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准静止锋及其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各个锋面中气团的运动状况、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成云致雨的过程,结合图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对比总结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的差异,注意重点观察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差异。讨论完成填表: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参考如下: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阴天、降雨、刮风、降温

 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的大风、沙暴等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多云、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上升,天气转晴。

 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的暖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晴朗

 持续阴雨天气

 天气转晴,具体情况受过境后的控制气团影响

 “梅雨”

 〔交流点评〕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要抓住两个运动变化的关键:一是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展开“拉锯战”而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二是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差异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就冷锋而言,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暖,过境时出现降温、阴雨、大风天气,过镜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略。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5活动。从锋面系统活动的一般分析过程,即先判断是什么锋面,其运动状况如何,从该锋面到之前、到之时、到之后的天气情况理解其动态演变过程。

 〔联系生活〕

 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锋面系统活动及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播放寒潮、梅雨的短片,结合案例2“寒潮及其危害”,了解寒潮、梅雨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巩固拓展有关锋面的知识。

 〔承转〕

 在秋季和春季,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造成大风、降温、冻雨等灾害;而在夏季,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造成大风、暴雨灾害的是台风。

 播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材料,引入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介绍。

 〔指导读图〕

 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明确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它们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形成、发展及其运动变化,指导学生重点观察不同半球、不同气压系统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发展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合图2.22气旋与天气和图2.23反气旋与天气讨论完成填表: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反气旋

 鼓励学生从全面动态的角度进行交流,注意对比近地面、高空气流、气压差异,交流参考如下: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低气压

 中心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上升

 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下沉

 天气晴朗

 〔交流点评〕

 水平方向上理解近地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关键是根据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判断气压梯度力、所在半球判断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根据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确定气流运动方向。另外需要指出在高空气流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最终的流动方向是与等压线平行的旋转运动。

 垂直方向上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低压中心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7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对于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进行科学评价,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总结、从多角度总结。

 〔联系生活〕

 回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材料,结合案例2“台风及其危害”,读图2.24台风结构示意,巩固拓展气旋的有关知识,了解台风的巨大破坏力,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展示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展示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o) 忌讳(hu?) 悄然无声(qiǎo)

 2、 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集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三、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3、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5、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6、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8、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0、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11、?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13、?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集树木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5、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一节一练:

 阅读课文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7、理解下句:?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18、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上句中?融化? 萌发? 次第?的作用?

 (融化 萌发 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19、燕子翩然归来。上句中?翩然?一词的作用?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20、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能否将上句中的?孕育果实?改为?结果?

 (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2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上句中?簌簌?一词的作用?

 (?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22、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了?

 (?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23、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上句中?蓑草连天?风雪载途?的作用?(?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24、理解下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25、?传语?暗示?唱歌?等词的作用?

 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6、?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词的作用?

 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27、?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