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音对照 请问“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是什么

2.东方卫视看东方里站着播报天气和咨询的那个女主播叫什么名字?

3.今年天气格外冷,是不是大气循环出现什么问题了

汉音对照 请问“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是什么

东方站天气预报_东方站科考站天气

神秘的怒江——东方大峡谷,以巍巍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耸立相对,涛涛怒江贯穿南北而得名。史书对东方大峡谷有:峭壁千尺、险峻雄伟、关山险阻、交通横断之记载,有:杜鹃的王国、兰花的故乡、稀有珍奇动物天然乐园之美称,有:一江两山三气候之传说。今天,这里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的立体生态和原始生态被联合国列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成为人们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的胜地。

东方大峡谷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气候更是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无论在垂直方向上还是水平方向上均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归结起来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气候水平差异显著。东方大峡谷从南至北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县、福贡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南部的泸水县城——六库镇到北部的贡山县城——丹打镇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00公里,可在这短短的200公里范围内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在峡谷南北的同一海拔高度上,温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雨量则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增。从南至北,纬度每升高一度,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7度,年雨量则增加120毫米左右;日照南多北少,年日照时数南部较北部多一倍多;南部干湿分明,北部干湿不分。北部的贡山、福贡两县雨季平均于2月上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汛期持续时间长达九个月之久,是全国雨季开始期最早和汛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而南部的泸水县雨季要到5月底6月初才开始,10月上旬结束,汛期仅有5个月左右。在水平直线距离仅为200公里左右,而雨季开始期和汛期持续时间却相差如此之大,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找到。

二是立体气候突出。东方大峡谷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30米,高差达4398米。从谷底到山顶,温度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递减率为每百米0.57度;雨量则先随海拔的增高呈抛物线递增,最大降水高度在3000米左右,超过此高度雨量又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南亚、中亚、北亚、南温、中温、北温、亚寒、寒8个气候带,江边是春、夏、秋交替的河谷亚热带气候,半山是四季如春的温带气候,高山则是冰天雪地的常冬气候。这种典型的立体气候形成了东方大峡谷典型的立体生态和立体农业。毫不夸张的讲,怒江东方大峡谷的立体气候是云南气候的一个宿影。“一山分四季,十时不同天”是对大峡谷气候的真实写照。

三是灾害性天气频繁。东方大峡谷的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发生频繁,并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春季有倒春寒、春洪涝,初夏有干旱,盛夏有伏旱、大风、雷电、八月低温,秋季有连阴雨、秋洪涝。相比之下,秋季的洪涝是峡谷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如上世纪的19年10月上旬发生的那次特大洪涝灾害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曾给峡谷三县造成150多人死亡,3000多间民房倒塌,6000多头大小牲畜失踪,冲毁农田4000多亩,冲毁水沟20多条,冲毁公路120多公里,怒江州通往内地的交通、

通讯

中断达1个多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为历史所罕见。傈僳族诗人张继华曾悲伤地这样写道:“己未秋中,阴云翻滚,数十日不见太阳光,霄霄难度明月影,君不见?滚滚洪水排巨浪,山山怒吼四雷轰,经济田地损无数,人畜伤亡创史册。”

神奇的东方大峡谷气候给人们留下一个迷语,吸引着无数气象工作者的直着追求,我相信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过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必将揭开它那神秘的面妙。

东方卫视看东方里站着播报天气和咨询的那个女主播叫什么名字?

您没有说具体时间,只好认为是提问的3月9日了,东方卫视看东方站着播报天气的是女主播是陆晟,://baike.baidu/view/2363019.htm,敬请及时纳谢谢

今年天气格外冷,是不是大气循环出现什么问题了

2008年上半年以来,严寒、飓风和地震,让中国与缅甸在不同时间里遭受到强大自然灾害袭击,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和流离失所;这是亚洲自然环境史上,很少出现过情景。由此,我们开始意识到,如此连续发生自然灾难,为什么会如上袭击亚洲呢?

自然灾难连续不断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异常,这完全超出了人们意愿之外;人们在自然灾害凶险到来的面前,几乎是丝毫没有任何防范意识;被迫接受了大自然的惩罚。这些年,积累与发展和创造社会财富,都被这一次次自然灾害毁坏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应该具体更强的抗灾能力;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次次灾难的袭击,都是悄然无知的逼近我们,都是在我们丝毫没有过任何防范意识情况下发生。

这说明,人在自然面前,虽然具体强大征服力,然而,在面对自然惩罚面前,却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人们现在,虽然还未能清楚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们生产与生活活动有什么联系?但是,人们已经隐约的感受到,自然不可征服的力量,它始终都是人类应该望而却步的;在生态环境快速发生变化世界上,不论贫困与富有国家,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过多的人口以及过快增长经济,导致环境容量扩张,超出了原有环境负载力,一个地区的环境与自然,就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与改变,发生意想不到危险,潜伏着更多的自然灾难在其中。

当我们仔细分析中国与缅甸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同样都处在一个在非常被动局面,在预测与防止方面,在防止自然灾害扩大方面,都缺少事前预警机制,缺少应急措施与准备;自然灾害往往都在人们完全无法预料与控制前提下迅猛的爆发,这说明,亚洲自然脆弱性以及人口密集带来社会问题;看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候异常,是造成如此之多灾难起码原因。这是否也验证了,全球气候变暖,或是自然灾害集中出现在这一历史特殊时刻,是因为人类活动过度影响而造成原因之一。

人们内心中积累了许多疑惑,在环境问题是愈来愈严重情景下,人们对发生在亚洲境内如上强烈自然灾害不得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进入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

近几年以来,当我们连续遭遇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又遭遇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加之,人类核武器军备竞赛愈演愈裂,潜藏着更多毁灭人类生存不安全因素愈来愈多。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人类从未能向今天这样严重地思考:人类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

自然迫使我们重新思索,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环境灾难强迫我们学会,重新建立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21世纪,人类进入全球生态环境“非安全”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由近三百多年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带来一个非常明显后果。它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了整个地球面貌、改变了地质与环境生态结构带给人类生态环境改变之后一次灾难性巨变。目前,它正以人们愈来愈明显地方式进入21世纪人类全部生活之中,赫然的形成毁灭人类力量最危险直接原因。如果说,我们将人类自身创造的核武器以及战争作为毁灭人类另一个原因;那么,当前的生态恶化和不安全环境正是加速这个灾变时代到来最为根本原因!

因此,人类必须要正视我们所处的困境与危险,加强全球化生态安全与应变环境灾难协作与相互支援机制,积极应对全球化自然环境与生态衰退现状。在国际间环境安全普遍受到危机前提下,在生态环境全面衰退面前,人类在遭遇环境灾难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面前,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协作与配合:才能逐步地改善人与环境之间关系。

一是,全世界的人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人类环境灾难濒临我们,带给我们毁灭性打击,让我们付出沉重生命代价,这是一种自然对人类行为普遍警示结果;不论在东西方,何种自然灾难,都是如此的让人们共同经历着环境灾难考验!

二是,人类预警和防范非环境安全机制被动与麻木状态,说明我们虽然有快速与便利人工环境系统,但是并未能够建立起防范和预警自然环境灾难有效机制;面对多起自然环境灾难,不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此种问题困扰。

三是,尽管,我们人类设计了许多完美人工环境系统,但是,在自然环境遭遇“非安全”状态下冲击,人工环境与系统的脆弱性显现为不堪一击结局,导致了人类每一次在自然灾难面前都陷入到紧急与措手不及状态。

四是,每一个区域性的环境生态灾难,都是全球化环境恶化与极端爆发的其中原因之一;环境生态的整体性凸显了跨地域与跨国界性质。在当代国际社会,认同生态整体思想与环境共同安全还未能成为世界的主流,这仍将是人们不能够携手共同防范自然灾难根本原因。

五是,人类面对衰退的环境安全,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与自己过度开发与消耗自然有关,正是由此引起了局部地区性环境灾变加剧,也给全球化自然环境安全带来明显的下降局势,导致灾难不断濒临我们。谁都不想放弃物质财富追求作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唯一变革途径;因此,环境“非安全”与生态毁灭性循环恶化趋势,还将继续延续或影响整个未来国际社会。

六是,国际间防范、预警生态“非安全”环境的机制缺失,必将带给人们更大的环境灾难,这是因为,各国都站在自己立场上和经济利益角度,对待自然灾难与环境退化,谁都不会下气力解决跨区域性或国际间生态与环境究问题;因此,国际间与地区性环境保护与防范是一个真空地带、模糊地带、灰色地带,如果国际社会在减排二氧化碳方面不再进行制度化约束,那么,全球气候变暖局势将会更加显而易见,这是带给环境灾难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