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藏高原气温较怎样?

2.自然条件

3.暴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4.全国各省天气预报显示

青藏高原气温较怎样?

中国各省天气特点_各省天气变化特点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庆奎 200621059 气象学2班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 7000-8000MJ/m2,为高值区。

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 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

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根据温度和水分指标,结合植被,考虑大地形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藏东南海拔较低处的亚热带山地和热带北缘山地,并依据水分状况又将高原气候带进一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等13个气候类型区。这

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1)高原亚寒带。大体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通天河河源以东,地域辽阔,包括西藏那曲至青海阿尼玛卿山、青海东南隅,平均海拔4500-4800米,>10℃期间天数少于50天,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青藏高原主要牧区之一。由于高寒,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本区东部水分条件较好,在海拔较低处利用有利的局地环境和零星河谷地可种植青棵、马铃薯。但是本区西部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应该指出的是,在高原亚寒带中,有一部分地区,如北羌塘、阿里北部和通天河河源以西平均海拔高度4800-5100米的地区,全年均不出现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数,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19℃,甚至可达23C℃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霰、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于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目前几乎无开发利用价值。

(2)高原温带。西藏境内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喇山东段一线,为高原温带与高原亚寒带的气候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一条重要的气候界线。这条界线南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从生产实践来看,此线以北,为广阔的高寒地区,以牧业为主,粮食作物如青棵、小麦等基本不能成熟,但此线以南粮食作物基本上能成熟。另外,这条界线大体上也是有无天然森林以及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高原温带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中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流域有较宽阔的河谷,还有青海涅水、黄河流域。这一带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平均海拔高度2700-3700米,>10℃的天数50一150k不等,年降水量400-600毫米。西部要比东部干旱,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作物有小麦、青棵、豌豆、油菜等,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种植小麦能获得高产,局地小气候比较温暖可种植喜温作物,灌溉有明显增产效果。主要气象灾害是春旱和低温冻害。

(3)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的气候。青藏高原东南隅海拔很低,气候异常温暖湿润,具有热带北缘、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不同于高原气候。藏东南为喜马拉雅山南翼外缘低山地区,谷地多在1000米直至百余米为热带北缘山地。夏季受西南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寒冷气流受高大山体阻挡,气温远较同纬度地区高,全年日平均气温几乎均>10℃。这里气候异常温暖湿润,低处为热带常绿雨林、季雨林,可种植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这一地区气温等值线和降水等值线多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谷地及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背崩以南海拔5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内、气候湿热,年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可达2500一3000毫米,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有利的地形和环流形势,使区内的气温远远超出同纬度的气温,因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热带的最北地区。这里冬季十分温暖,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气温高3-5℃,干季降水虽少,但云雾绕绕,湿度大,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为生长。本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且春温低于秋温,表明该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程度十分明显。本区降水丰沛,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呈线性递增,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3500米处,南部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湿舌沿雅鲁藏布江向北伸入高原,构成一个狭长的多雨带。由于降水日数多,平均降水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易酿成山地灾害。尽管本区气候资源丰富,但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及其支流的谷地可耕地甚少,限制了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种植和发展。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

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位置偏西,则长江中下游、川东和贵州多雨;而川西与华北少雨;如果位置偏北,则长江流域少雨干旱;偏南则长江流域多雨偏涝。 再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它直接阻挡了我国西部地区对流层下部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流。冬季,冬季风阻滞于高原以北,使我国西北内陆冷高压势力更强,并使冷空气南下的途径偏东;使位于高原南面的印度比其东西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青藏高原阻挡了西南季风深入北上,使大量的来自印度洋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只能大部停留在南亚的东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一隅;一部分掠过高原东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进入我国的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降水过程,而我国西北地区则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干旱少雨。

另外,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其涡源就在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存在,它可以使高原上空的大气产生热力对流,这种热力对流能使高原上空的云泡汇集,成为云团、云区或云带,最后在南支西风急流的吹送下,以跳跃式的水平运动方式移出高原,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量降雨。

自然条件

(一)区域地质

福建省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区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

中生代以来,福建省地壳陆续上升。在山丘坡地上,风化壳层物质发育成为各种类型的土壤。在盆地、河谷和低洼地区,由于外来泥沙物质的堆积,形成平原、河流阶地等,其表层物质经成土作用也形成各种类型的土壤。

福建省岩石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沉积岩主要分布在鹫峰山——戴云山构成的闽中大山带以西的西部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鹫峰山——戴云山构成的闽中大山带及其以东的东部地区,变质岩主要分布在闽中大山带以西的武夷山脉、闽中谷地和闽西南地区,火成岩则在全省各地均有出露。

福建省自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地层多有出露。早古生代及其以前形成的沉积岩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在全省的分布相对均匀。全省各时代地层分区特征比较明显。北部及西北部以晚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为主,属地槽型的巨厚沉积。中部及西南部出露震旦纪至晚白垩世的浅变质岩、沉积岩及喷出岩,尤以晚古生代准地台型沉积发育。政和——大埔一线以东的东部地区则以大面积晚侏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地层占主导地位,岩石类型复杂,厚逾万米。上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全省皆有零星分布,但在沿海地区比较发育。

全省出露地表的岩石在湿热或温湿气候条件下,均受到比较强烈的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等。主要岩石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如下。

1.石灰岩

福建省石灰岩分布在三个地层中:中石炭统黄龙组地层以石灰岩为主,夹有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部明溪——胡坊隆起带的两侧;晚石炭统船山组地层以石灰岩为主,质地较纯,夹有少量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顺昌、南平以南及德化和南靖以西的广大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含有硅质结核。

由于气候比较湿热,全省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经过风化和成土作用发育形成含有CaCO3的石灰土。石灰土质地主要为粘土,植被覆盖比较好,但是一旦植被受到破坏,土壤有机质就会迅速分解,干旱趋于严重,肥力迅速下降,重新恢复植被难度很大。

2.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

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分布在上白垩统地层中,为一套紫红色、泥质钙质为主胶结、砾石含量较多的粗碎屑岩。岩石形成之后,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覆盖在母岩之上的紫色土,土壤中含有少量CaCO3。紫色土土层浅薄,结构松散,易造成水土肥流失,肥力低。陡坡地宜以育林为主,平缓地可适当开垦为农地和果园。

3.其他沉积岩

除了上述石灰岩和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发育形成了比较年轻的土壤外,其他大量分布的沉积岩(包括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在风化剥蚀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常见的土壤,如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等自然土壤。

4.侵入岩

福建省自晚元古代开始,各主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均有岩浆活动,主要有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全省侵入岩出露面积 40316.4 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在华南各省中规模居前列,是福建省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的主要母岩。在各期的侵入岩中,燕山早、晚期侵入岩规模最大。侵入岩岩类齐全,岩性繁多,其中以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占绝对优势。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占 97.42%,中性岩类占 2.44%,超基性和基性岩类占0.14%。

5. 变质岩

自晚元古代以来,福建省遭受到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同时,在各大地构造旋回中岩石发生不同性质的变质作用,形成不同变质成因类型的变质岩,包括区域变质岩以及接触变质岩、构造(碎裂)变质岩等。但是,就变质作用范围和变质作用强度来看,以早古生代及其以前的岩石发生的区域变质作用最大,形成了出露面积 27000 平方千米左右的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岩(包括混合岩)。

6. 喷出岩

福建省喷出岩类型多样,有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及其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类,是全省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的主要母岩。在空间分布上十分广泛,但是,鹫峰山——戴云山及其以东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晚元古代喷出岩分布在闽西北及闽西等地,石炭纪及晚三叠-早侏罗世喷出岩零星分布在闽西、闽中和闽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喷出岩广布全省,戴云山以东部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喷出岩分布零星,于闽南海滨地带和闽西的明溪、宁化等地较集中出露。以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最大,出露面积达 38000 平方千米。

7. 第四纪沉积物

福建省各地均有第四纪地层分布,不同成因的沉积物类型比较齐全。其中,残积、坡积物全省均较发育,覆盖在山地丘陵基岩上;经过河流等外力搬运沉积的物质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带以及山区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中。沿海平原地区,除了河流搬运沉积的物质外,还有海相、海湾相、湖泊相沉积物。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河流阶地广泛出露。全新统沉积物构成Ⅰ级阶地,更新统沉积物构成Ⅱ级以上阶地。Ⅰ级阶地沉积物呈灰、灰黑色,Ⅱ级阶地则呈**,Ⅲ级阶地呈红色,Ⅳ级阶地呈棕色、棕**。

相对于覆盖在山坡基岩上的残积、坡积物而言,沿海平原、山间盆地、河谷平原上的沉积物厚度大,是发育土壤的重要母质。在这些地区发育形成的土壤,是福建省最优质的土壤,高产田都分布在这些地区。

(二)地形地貌

福建省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境内峰岭耸峙,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基本地形特征如下。

1.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平原地带。

2. 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面积6.4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3.38%;丘陵和台地面积3.1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5.53%;平原和水面面积 2.56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1.09%,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3. 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大

境内河流总长度约 1.3 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 0.1 千米。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 577 千米,流域面积达 6.1 万平方千米。主要河流走向多与山脉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多在万分之五以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可观,水利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

4.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福建省陆地海岸线总长 3752 千米,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多呈锯齿状,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全省有大小港湾 125 个,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 6 个特大深水港湾。这些港湾多深入内陆,与半岛相间出现。沿海共有岛屿 1500 多个,较大的有海坛、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已分别有跨海海堤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三)气候条件

福建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大致以闽中山带为界,分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南亚热带气候带和闽东北、西北与西南地区中亚热带气候带两大气候带。由于全省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受地形、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水热条件区域差异以及垂直分异较为明显,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局部小气候,为耕地的发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水、热等自然条件。总体而言,福建省气候表现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气象灾害频繁等特点。

1. 季风

福建省夏季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吹来自东南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台风频繁,南北地区普遍高温;冬季由于受冷高压的控制,劲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干燥少雨,气温南高北低,南北地区温差较大;春夏之交,冷暖气流相互交错,气候湿热,春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少雨。盛行的季风气候造就了季节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具体表现为中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而南亚热带地区则热凉两季,冬季极不明显。

2. 热量与日照

福建省年均太阳辐射量 427 ~ 532 千焦 / 平方厘米,并随着地势从西北向东南下降而呈递增趋势。太阳辐射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气温最高、太阳辐射能最强的月份为7 ~ 8 月,月均气温为 25℃~ 29℃,月均太阳辐射量为 54.5 ~ 67 千焦 / 平方厘米;气温最低、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的月份为 11 月~翌年 2 月,月均气温为 11.65℃,月均太阳辐射量为20.9 ~ 29.3 千焦 / 平方厘米。全省年均气温为 14.6℃~ 21.3℃,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6.2℃~ 13.1℃,呈从沿海向内陆、南部向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降低的规律;全省≥ 10℃积温为 5000℃~ 7800℃,无霜期 235 ~ 365 天。全省热量条件区域性差异明显,南亚热带地区年均气温为 19.5℃~ 21.2℃,≥ 10℃积温为 6500℃~ 7800℃,无霜期 350 天以上,这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多熟制种植,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而且适宜于发展喜温经济作物生产。中亚热带地区年均气温为 17.5℃~ 20.3℃,≥ 10℃积温为 5000℃~ 6500℃,无霜期 260 ~ 300 天,不适宜喜温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由于受多山地貌的影响,福建省热量垂直分异十分明显,局部气候更是千姿百态。全省热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每上升 100 米,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下降 0.4℃~ 0.5℃和0.6℃~ 0.7℃,≥ 10℃积温减少 220℃~ 250℃,致使在中亚热带山区的一个县甚至一个乡镇的小范围内由于海拔落差大而存在着作物布局和熟制的明显差异,如中亚热带南部地区海拔 600 米以下为双季稻区,600 ~ 800 米为单双季稻混种区,800 米以上则为单季稻区;而中亚热带北部地区 300 ~ 400 米以下为双季稻区,300 ~ 500 米为单双季稻混种区,500 米以上则为单季稻区。

福建省年日照时数为 1700 ~ 2300 小时,在全国属中下水平。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特点。东南沿海日照时数为 2000 ~ 2300 小时,西北内陆为 1800 ~ 2000 小时,山区农业区为 1700 ~ 1800 小时。在季节分配上,70% ~ 75%的日照时数集中在 3 ~ 10 月,与喜温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相适应。其中,3 ~ 6 月日照时数为 520 ~ 560 小时,占全年的 26% ~ 28%;7 ~ 10 月日照时数为 860 ~ 940 小时,占全年的43% ~ 47%;11 月~翌年 2 月日照时数为 500 ~ 600 小时,占全年的 25% ~ 30%。

3. 降水

受海洋季风气候的明显影响,福建省雨量十分充沛,年均降水量 1000 ~ 2100 毫米,其中 80% 的区域年均降水量在 1500 ~ 2100 毫米。受地形起伏造成的局部环流的影响,全省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高,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1000 ~ 1700 毫米,闽西北地区则达 1700 ~ 2000 毫米,其中武夷山和鹫峰山区为福建省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高达 1900 ~ 2100 毫米,戴云山和博平岭山区为次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达1700 ~ 1900 毫米。全省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常年 3 ~ 6 月是雨季,时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50% ~ 60%,该期降雨呈现雨区广、雨量多、雨期长、强度大、年际变幅小等特点,期间常因久雨而导致土壤渍涝,并影响春收作物后期生产以及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7 ~ 9 月时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20% ~ 40%,该期降雨呈现因台风影响而年际变幅大的特点,台风年份常出现台风袭击下的狂风暴雨天气而发生洪涝灾害,无台风年份常出现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热干旱和辐合区制约下的局部雷阵雨天气,沿海地区常持续晴旱少雨,若与秋旱相接,则旱情较为严重,而内陆地区常因热雷雨的调节,旱情相对不明显;10 月~翌年 2 月则是全省的干季,时段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15% ~ 20%,常出现秋旱,但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

4. 气象灾害

福建省灾害天气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寒和冰雹等,其中以干旱和洪涝尤为突出。全省干旱灾害时空分布呈现以下特点:①东南沿海干旱多且旱情重,干旱频次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且旱情减轻。福州——南安——平和一线以东为全年的重旱区,平均每年 1.5 次干旱;柘荣——德化——武平一线以西、以北为轻旱区,平均每年 1 次干旱;两线的中间地带则为次旱区。②以夏旱为主,其次是秋冬旱。全省平均夏旱占 40%,秋冬旱占 38%,而春旱仅占 22%。③大规模的干旱约每 11 年为 1 个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呼应。全省洪涝主要有梅雨型洪涝和台风型洪涝,梅雨型洪涝常发生于闽江、汀江等沿河各地和下游平原地区,台风型洪涝则发生于沿海地区,尤以晋江、九龙江下游为常见。全省风害主要有台风、大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沿海大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下的大风,其中台风、大风的破坏性最强。全省寒害主要有倒春寒、梅雨寒和秋寒,其中秋寒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是影响福建省晚稻产量的一个重要气候因素,并且北部的秋寒较为严重。

(四)水文条件

福建省境内河系发育,溪流密布,水资源总量 1197 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导致旱涝灾害经常发生。

1. 地表水

福建省最主要的地表水资源是大气降水,但降水在季节上有显著变化,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正常年径流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全省多年平均年产水量为90万~11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 500 ~ 1500 毫米,其中闽江流域及闽东北山区径流深为 800 ~ 1400 毫米,沿海地区为 600 ~ 900 毫米,海岛则小于 600 毫米。除大气降水外,地表水资源还包括河流、湖泊、河沟、坑塘和水库的水。福建省境内河网密布,密度大于 1.1 千米 / 平方千米,水系呈格子状分布,河流流程短促但水量丰富,全省共有 29 个内河水系,663 条河流,河流总长 13569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50 平方千米的河流有 597 条,大于 500 平方千米的一级河流有 12 条,河流流量以闽江最大,其次为九龙江,各河流的多年平均流量总和为 2706.82 立方米 / 秒,总水量为 853.57 立方米。

2. 地下水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储藏量较大,合计达 407.71 亿立方米 / 年,绝大部分为基岩裂隙水,按100 米深度计,其储存资源 344 亿立方米 / 年。由于受地貌、构造、岩性及大气降水的控制,地下水富水性分布不均。据 1950 ~ 1979 年全省 10 个分流域水系控制点的实测资料,全省浅层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 254 亿立方米。盆地间往往缺乏水力联系,各自构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山区地下水极不均一,以岩溶水为主;平原地区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和岩溶盆地为福建省主要富水地段,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基岩地区地下水则较为贫乏。以平均最枯流量法计算,全省地下水天然资源为 179 亿立方米 / 年,其中宜集中开采的岩溶水和松散堆积层的地下水约26.96 亿立方米 / 年,这些地下水埋存较浅,矿化度低,绝大部分可以开采利用。

(五)土壤资源

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福建省土壤类型可划分为铁铝、初育、半水成、盐碱和人为 5个土纲,赤红壤、红壤、黄壤、石质土、粗骨土、紫色土、石灰土、新积土、风砂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和水稻土等 14 个土类,其中以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三大土类占优势,合计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7.21%。

1. 红壤类

赤红壤和红壤属铁铝土纲,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发生脱硅富铁铝过程的产物,由于成土过程中生物循环旺盛、风化淋溶作用强烈,致使土壤盐基物质大量淋失,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表现出盐基饱和度低、酸性强、养分较贫乏、保肥供肥性能弱等共同特征。赤红壤是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漳州、厦门、泉州和莆田等市海拔200 ~ 400 米以下的滨海低丘台地、河流阶地及沿海岛屿,其中以漳州市和泉州市分布面积最大,约占福建省赤红壤总面积的 80.22%,耕作赤红壤的主要土壤类型包括赤土、赤砂土和黑赤土。红壤是福建省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福州等市的低山丘陵地带和河谷台地,其中以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红壤总面积的 63.67%,耕作红壤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红泥土和红泥砂土。

2. 水稻土类

水稻土属人为土纲,是自然土壤在人为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发生水耕熟化为主导的成土过程而形成的耕作土壤类型,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耕作土壤,其中以南平、三明、龙岩和漳州的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 60.35%,主要土壤类型有乌泥田、灰泥田、黄泥田、黄泥砂田、红土田、青泥田、冷烂田、咸土田和埭田等。根据水稻土分布的地形部位可将水田划分为滨海平原田、平洋田、山垅田和梯田等类型。分布于冲积平原和河谷平原的平洋田(多为乌泥田、灰泥田)约占 25%,分布于坡地的梯田(多为黄泥田、红土田)约占 35%,分布于山间谷地的山垅田(多为青泥田、冷烂田)约占 30%,分布于滨海平原的滨海平原田(多为埭田)以及分布于其他地形的水田土壤约占 10%。坡地梯田生产条件较差,有机质含量低,耕作层浅薄,土壤肥力低,灌溉条件差,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山垅田虽然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地下水埋深较浅,土体排水不良,普遍存在冷、烂、酸、锈、毒等障碍因素,土壤有效肥力低,产量也不高;分布在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的水田土壤,耕作层深厚,土壤肥力高,水源及灌溉条件好,经过人类长期的改造利用和定向培肥,已成为福建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高产区。

3. 其他土类

除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外,与农业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土壤类型还包括紫色土、石灰土、新积土、风砂土和潮土。以上土壤均属初育土纲,是在各种岩石残积物或经搬运再堆积的母质上发育形成,因受侵蚀或堆积作用的影响或因母岩本身的某种特征滞缓了成土作用,致使土壤处于初期发育阶段。紫色土由紫色母岩风化发育而形成,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及闽东的低山丘陵区,以龙岩、三明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积较大,约占全省紫色土总面积的 89.42%。紫色土的土壤性状主要继承母岩的特征,土体松散,土层浅薄,抗蚀性弱,土壤侵蚀严重,致使土层不断更新而延缓土壤的发育,肥力不高。石灰土系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地区和海拔 500 米以下的石灰岩山地丘陵的坡麓或溶蚀洼地,以三明市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石灰土总面积的 62.48%。石灰土的土层一般较浅薄,质地较粘,土壤多呈中性至微碱性,生物富集作用明显,有机质含量丰富,盐基饱和度较高,矿质养分较为丰富。新积土系由流水新搬运堆积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于溪流、江河沿岸的低河漫滩及新河心洲,以福州市和漳州市分布面积较大。新积土成土时间短,生物富集作用弱,剖面发育不明显,土壤性状及肥力状况受母质特征支配,一般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风砂土是由风力搬运堆积发育而成,多发生于沿海平直海岸的突出部,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和漳州市,约占全省风砂土总面积的 76.49%。风砂土土壤发育微弱,质地砂,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贫乏,土壤肥力低。潮土属半水成土纲,是河流冲积平原上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于闽江、晋江、九龙江及其较大支流沿岸的超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以福州、泉州、漳州和南平分布面积较大,约占全省潮土总面积的 82.96%。该类土壤的地下水位较浅,由于毛细管作用,夜潮现象较为明显,土体常处于湿润状态,并有明显的干湿交替,土壤生物积累较少,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多呈微酸性反应,肥力较低。

(六)植被状况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受纬度、海拔及地形部位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条件区域差异明显,导致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多遭破坏,现状植被以次生植被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灌丛林等,仅在局部区域尚可追溯其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特征。

1. 自然植被

福建省自然植被包括南亚热带季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灌丛、草本和山地草甸等。南亚热带季雨林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的丘陵台地,目前仅在南靖县和溪尚存一片发育成熟、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季雨林,其余地区的原生植被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主要乔木树种有华南栲树、卡尔锥栗、米槠、乌来石栎和大叶赤楠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闽中、闽东北和闽西北地区,由于水热及土壤条件的差异,各地的植被结构、树种构成等均有不同,闽西北和闽中地区主要树种有青冈栎、栲树、甜槠、石栎属和苦槠等,闽西南、闽东北地区除上述中亚热带主要树种外,还有某些南亚热带的树种,如乌来石栎、鹅掌柴和厚壳桂等。常绿针阔混交林零星分布于海拔 13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油杉、红豆杉、建柏、木荷、甜槠、青冈栎和枫香等。常绿针叶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油杉、柳杉、建柏、铁杉、三尖杉、红豆杉、黄山松和竹柏等,其中以马尾松和杉木分布最广,马尾松林广泛分布于海拔 11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区,杉木林多属人工营造纯林。灌丛主要分布于村落附近和人类活动频繁的丘陵山地区,多属过渡性次生林,沿海丘陵低山区的灌丛树种多为喜热阳性旱生树种,如桃金娘、车桑子等多刺蔓性植物,戴云山和武夷山的丘陵区灌丛树种主要属耐寒阳性植物,以木、柃木、乌饭和杜鹃等为主,中山区则多属落叶性灌木,主要有白栎、山胡椒和杜鹃等。草本群落广泛分布于丘陵低山区,尤其是闽东南沿海低山区,均属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通常分为高草植物群落(以五节芒为主)和中低草植物群落(主要有鹧鸪草、莎草及芒萁等)。山地草甸群落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中山顶部的缓坡地段,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龙胆科、伞形科、金丝桃科等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草种有芒、野古草、知风草属、野菊和地耳草等。

2. 农业植被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十分适宜于多种农作物、亚热带果树和茶树等的生长。全省大田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薯、大麦、小麦、大豆和马铃薯等,其中水稻在全省分布极为普遍,马铃薯主要分布于闽北和闽西北的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以及闽东的宁德市,大麦、小麦和甘薯主要分布于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和漳州市,大豆则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的三明市和南平市及沿海地区的福州市、莆田市和泉州市。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黄红麻、甘蔗、烤烟、蔬菜和西瓜等,遍布于全省各县(市、区),其中甘薯、花生和甘蔗主要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而烤烟则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闽西北和闽北的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全省果树品种达 3000 多种,主要有柑橘、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萝、橄榄、杨梅、芒果、猕猴桃、桃、李、奈、葡萄和青梅等。全省茶树品种达 400 多种,果树和茶树均遍布于全省的平原、台地和山地丘陵区,其中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萝、橄榄、杨梅、芒果、葡萄和猕猴桃等主要分布于闽东南沿海低丘、平原和台地区,而奈和青梅等则主要分布于闽中、闽北丘陵山地区。

暴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我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我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我国暴雨洪水有以下几个特点:

暴雨

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百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入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月~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月~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

(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

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的的2倍~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和出我国主要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爱卫天猫

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上面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投机倒把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出象普遍存在。如‘98长江大洪水即尖似1954年长江大洪水。

全国各省天气预报显示

北京晴转多云19℃ / 32℃

澳门多云26℃ / 33℃

长春晴14℃ / 29℃

长沙市多云24℃ / 35℃

成都阵雨18℃ / 25℃

福州晴转多云23℃ / 35℃

广州雷阵雨25℃ / 33℃

贵阳多云18℃ / 29℃

哈尔滨晴14℃ / 27℃

海口雷阵雨26℃ / 30℃

杭州多云转阴22℃ / 30℃

合肥多云19℃ / 30℃

呼和浩特晴13℃ / 27℃

济南多云20℃ / 30℃

昆明多云转小雨15℃ / 22℃

兰州晴12℃ / 28℃

拉萨小雨转阵雨9℃ / 19℃

南昌多云25℃ / 35℃

南京多云21℃ / 30℃

南宁小雨24℃ / 30℃

沈阳晴15℃ / 31℃

石家庄多云21℃ / 30℃

台北晴24℃ / 30℃

太原阴转小雨16℃ / 27℃

天津晴转多云21℃ / 31℃

武汉多云24℃ / 33℃

乌鲁木齐晴21℃ / 32℃

西安阵雨转多云17℃ / 27℃

香港晴28℃ / 33℃

西宁晴7℃ / 21℃

徐家汇多云23℃ / 29℃

银川多云13℃ / 27℃

郑州阴转小雨22℃ / 28℃

北京晴转多云19℃ / 32℃

呼和浩特晴13℃ / 27℃

石家庄多云21℃ / 30℃

太原阴转小雨16℃ / 27℃

天津晴转多云21℃ / 31℃

阿拉善右旗晴14℃ / 30℃

阿拉善左旗晴15℃ / 26℃

巴林右旗晴13℃ / 31℃

保定多云17℃ / 31℃

包头晴转多云13℃ / 26℃

沧州晴转多云18℃ / 31℃

长治小雨15℃ / 21℃

承德晴转多云16℃ / 34℃

赤峰晴转多云17℃ / 31℃

大同阴9℃ / 27℃

东胜多云14℃ / 24℃

二连浩特晴13℃ / 31℃

海拉尔晴9℃ / 30℃

邯郸阴转小雨20℃ / 30℃

衡水多云19℃ / 30℃

晋城小雨17℃ / 25℃

集宁晴转多云11℃ / 25℃

廊坊多云19℃ / 31℃

黎城阴转小雨15℃ / 24℃

临汾小雨19℃ / 26℃

临河晴13℃ / 27℃

吕梁阴转小雨15℃ / 25℃

平遥阴转小雨16℃ / 24℃

秦皇岛多云17℃ / 29℃

任丘晴转多云20℃ / 31℃

容城多云18℃ / 31℃

朔州阴11℃ / 26℃

唐山晴18℃ / 32℃

通辽晴17℃ / 31℃

文水阴转小雨16℃ / 26℃

乌海晴转多云13℃ / 28℃

乌兰浩特晴14℃ / 29℃

五台山阴9℃ / 19℃

锡林浩特晴12℃ / 32℃

邢台晴转多云21℃ / 28℃

忻州阴13℃ / 25℃

阳泉阴16℃ / 27℃

运城小雨19℃ / 24℃

张家口多云1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