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赏式探询工作坊,幸好我来了!

2.建筑师林徽因

3.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统计

欣赏式探询工作坊,幸好我来了!

北京天气中的记录者_北京天气历史记录

偶然刷朋友圈,被《找到您的天赋优势与热情所在:欣赏式探询工作坊》这个标题所吸引,点进去看到工作坊的介绍,顿时有了一探究竟的兴趣。所以昨天我和另外几个DISC的小伙伴组队一块参加了F46期毕业生宋维红老师举办的欣赏式探询工作坊。

用半天的时间领略欣赏式探询的魅力,真的超级赞!!!

下午两点的活动,已经习惯了早到,一来昨天大北京天气不咋地,下雨路上不好走,二来没去过的地方多给自己预留点找路的时间。一点刚到我就到了,看到维红姐正在各种准备布场道具,很自然而然的就上去帮忙了~

维红姐超级腻害的把她学到的N多认证课程融会贯通的运用在这个短短半天的工作坊里了。就单单我观察到的就有DISC、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4D领导力、Dolly老师的引导技术还有教练技术。。真不知道在我看不到的背后,还有多少。。

两点的时候,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基本都到齐了。在很炫酷的白板海报上签名后,我们玩起了入场调查,简单的开场之后,其林老师用内容排序带着大家做了个暖场破冰的小游戏。在生日排序,尤其是恋爱次数排序之后,明显感觉场子热起来了~ 彼此熟悉后,用随机报数产生的临时分组,共创出下午工作坊的原则,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的3个原则是信任、开放和专注。

在课程一开始,维红老师就和我们分享了欣赏式探询和问题解决式变革方法的区别。问题解决式变革方法,是先有解决问题的需求,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和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制定行动。这种方式有个基本设就是,管理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欣赏式探询则完全不一样,欣赏式探询是欣赏和感激现有最美好的事物,预想可能出现的景象,用积极状态的对话。欣赏式探询的基本设是,管理是值得大家深情投入的神奇之旅。

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AI), 是一种以话题为基础的汇谈方法,就是搜寻组织内以及其他想干群体世界中的优势、最好、最美的一面,由此实现个人和群体、成员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听起来很拗口对不对,我也觉得。所以改个简单的版本,简单说, 欣赏式探询就是发现身边最美的一面,预想可能的样子,用积极状态对话。

第一个是乐观原则, 你的问题需要积极向上

第二个是预期原则, 毕竟未来可期嘛

第三个是建构主义, 梦想是可以构建的

第四个是同步原则, 当谈话时,改变其实已经发生。

第五个是诗意原则, 可以理解为贡献原则,组织内都贡献自己的和优势,让组织变成诗。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DISC双证班社群的共创,这么一想我立马就对上号了,哈哈哈~

欣赏式探询是一种精神还不是工具~

发现,Discovery, 是什么使生命生机怏然,肯定。

梦想,Dream, 我们期待发生什么,预期结果。

设计,Design, 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共同构建。

实现,Destiny, 如何授权,学习和调整?维持。

半天工作坊理论知识其实也就是概念、AI原则和4D模型三个,如果我没记漏掉的话,哈哈~半小时全部搞定了,剩下三小时全部都是在各种游戏互动中体验和自我探索。

玩了无数个游戏,对其中的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个是画出你的2028,每人只有5分钟时间,本来就不会画画的我,拿着画笔在白纸上还犹豫了几分钟没下手。。然后维红老师说两分钟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你的画会传递都右手边的人,已经顾不得好看不好看了,赶紧画。当然肯定是没有画完的,刚画好一个太阳,一个小房子和几个小人,画已经要传下去了。

然后我们每个人都在别人的画上接着画,当你拿到这幅画的时候,帮画的主人画出TA十年后的场景。这下完全没有犹豫,拿着笔就画也顾不上好看不好看,是因为不是自己的么?游戏结束的时候,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大家都是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到别人的画上。现场真的有人传递出去的是一张白纸,后来拿到手里的就是一张被画满的画。 如果你不构建和规划,你的生活就会被别人规划!

然而当我拿到我的那副画的时候,真的被震惊了!我最后拿到的那副画竟然跟我想要画的内容一模一样!!!游戏结束的时候,我的画传了一大半,也就是说那副画,除了我外,至少有7个人动笔了。没有一个人理解错误,没有一点多余的内容,全中!拿到画的时候,我还问来着,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画大家都看懂了,太诧异了,毕竟之前我们都不认识啊(正好画画的那几个都不是DISC毕业生)。。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幅画我会好好珍藏,感恩每一个替我画出心声的小伙伴,手动比心~

对于画画我内心是拒绝的,不过经过昨天的小游戏,突然发现貌似也蛮好玩,原来画画竟然也能成为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绝了。

另外一个印象特别深的互动探索就是叙述故事。随机报数三人成组,一人做被访者,一人访,一人做记录。提问+反馈总共10分钟,半小时三人轮换完成。就4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告诉我你最巅峰状态的成功故事。第二个问题你成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你每天的动力从哪里来的?第四个问题让你最珍视,并坚持要传承的因素、优势和有哪些?

问题不一定要一模一样,可以变化下,比如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的你最开心最兴奋的状态,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提问和回答结束后,记录者和访者要反馈,被访者的是从哪里来的?TA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TA的优势与热情是什么?

通过这个环节,我再次深刻的体会到, 现在的我就是走在正确的路上,并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的一种状态,短短10分钟,居然被赋能了~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热情也激发和感染了我们同组的小伙伴,在这个环节结束后纷纷表示要找我了解DISC,突然有一种种草成功的感觉~不能总是让我被种草,这次换个角色,哈哈哈

除此之外,在这个环节结束后,因为同组殷老师的提醒, 貌似我可能解锁了一个新技能~ 在这一轮的互动过程中,正好是我探询殷老师。因为殷老师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想了很久之后竟然是坚持,当我听到这个的时候,就发现叙述故事貌似进行不下去了,所以我果断的换了问题, 并尝试使用DISC+教练技术的方式跟她聊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还用上了最近报告解读训练营中尽可能最大化的正面反馈的方式,结果没想到竟然出奇的好! 在这个环节结束后,殷老师悄悄在我耳边说,聪聪,我发现你的反馈直击内心,在你提问探询的过程中,有些以前我没想明白的现在好像有点思路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听到这个反馈,我超级开心啊,这是最近第三个人给我这样的反馈,前两个我都没太当一回事,因为本来就认识,我以为是基于熟悉度,但殷老师这个例子是基于陌生人。或许这个并不是偶然呢,反正突然心情就更开心了,哈哈哈~?

这次工作坊我收获的东西远超预期,真心超级棒!为维红老师打call,感恩所有参与共创的小伙伴,最后附上我们的大合照,期待再次聚会!

建筑师林徽因

北京八宝山的林徽因墓,由梁思成设计,墓志是“建筑师林徽因墓”。这很有意思,在她那么多的身份里,梁思成选了“建筑师”这个身份

曹汛先生说林徽因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很深,尤其是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林徽因觉得如果要报效祖国,改良社会,不能去学纯文学或者纯美术,她想把建筑作为终身事业,通过学习建筑来报国。

1923年,在学建筑之前,林徽因小试牛刀,为北京《晨报》增刊设计了一个封面。她画了一个中国式的钟楼正立面,加上其他一些元素,鸽子、太阳、树、水等等,还比较稚嫩,但热爱建筑的劲头已经表现出来了。

1926年,她为美术学院设计了一张圣诞卡,用马赛克镶嵌画的风格,有点罗马或者拜占庭的味道。画中东方三博士手持礼盒上的字是painting(绘画) sculpture(雕塑)和architecture(建筑),寓意造型艺术三姐妹。

梁思成去读建筑是林徽因引领的,可是他们没有像其他读建筑的人一样去当建筑师,这件事反而是受到梁思成的影响——梁思成引领了一个大志向(学建筑)中的具体方向。

梁思成在宾大时上了一门文艺复兴建筑史的课,刚上几堂,他就跑去找任教的古米尔教授(Alfred Gumaer),说自己非常喜欢建筑史,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有趣的学问。古米尔反问他中国这方面怎么样。梁思成回答,据他所知没有文字的记录,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不重视它,但他本人不是很赞同。

从这时开始,他立下决心要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林徽因也基本上终生追随他,或者说,他们是志同道合。

林徽因经常抱怨梁思成,整个欧洲蜜月下来没给她拍几张像样的照片。因为梁思成就是拍建筑的时候把她带上,当作一个尺度人,一般叫作scale(标尺),这一点在这张照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用她烘托建筑的宏伟。

回国后,他们在东北大学有一段短暂的教学生涯,林徽因还为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整体造型有点像古代的璧,有黑水白山,青龙白虎,还有一个八卦的艮卦,表示东北方,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时候林徽因还没开始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但在设计中已经先流露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味,她永远是灵感先行。

对梁、林二人职业生涯影响最深的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第一个研究古建筑的私立学术机构。在东北被日本人占领之前,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邀请梁思成到学社研究古建筑,这正好与他写中国建筑史的志向相符,于是梁思成便从东北大学辞职,加入营造学社。此外,林徽因在东北也不太适应,天气太冷,一生留下了肺病的根。威胁林徽因生命的两件事,一是日寇侵略,另一个是肺病,都在那时初现端倪。1935年,她和梁思成一起在祈年殿的屋顶勘察。林徽因为此非常自豪,她说自己是中国女性中第一个站到皇帝祭天的房顶上的人——我觉得她更应该自豪的是穿着旗袍就上去了。其实这是她古建筑考察的常态。

1932年3月,28岁的林徽因在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古建筑研究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相当于她在学术界的第一次登场,初试啼声,便技惊四座——即便不说是“出道即巅峰”,但也差不多了。

1933年,营造学社精锐部队倾巢出动,考察云冈石窟,这次林徽因也参加了——两个孩子都出生后,她就能参加更多古建筑的实地考察了。在日本马上要大举侵入中国的时候,他们研究中国建筑的起步又落后于日本研究者,所以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中国建筑的核心精髓,也希望藉此创立我们自己的现代建筑文化——用同时代学者胡适的话说,就是“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他们那一代许多知识份子的共同使命。

1934年,林徽因参加了一次很特别的古建筑考察,度加考察二合一。1930年代,梁、林认识了比他们稍微小一点,结成一生挚友的费正清、费慰梅夫妇。这夫妇俩要到山西峪道河去避暑,邀请梁、林一起,结果二人反客为主,说那你们就跟我们一起去考察古建筑吧。后来费氏夫妇发现古建筑考察比避暑好玩多了,虽然一路很艰苦,但趣味深长。

1937年7月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发现唐代木构建筑,这是梁、林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古建筑发现。此前日本学者关野贞(伊东忠太的学弟)曾经放话说中国没有任何唐代木构建筑遗存,要看唐代木构就上日本奈良吧。梁、林就一直想争口气,找到中国大地上的唐代木构。

1937年7月,梁、林终于圆梦,他们整个研究生涯的黄金时刻到来了。

卢沟桥事变之后,林徽因的文体又变了,和写诗、写建筑学论文不同,跟小孩子写的文字是这样的。她还详细画了一张图叫“我们走过的一圈路”,让孩子在这么危急的关头还顺便学一学地理知识。接上孩子后,从此就是漫长的逃难。

来到昆明后,他们住在巡津街九号宅院,度过了逃难过程中比较安定的一小段时光,林徽因这时候的心情也还不错,和一些老朋友在昆明聚首。

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还在坚持做,这时候找了昆明的兴国庵当工作室,大殿变成他们绘图的空间,条件很简陋。

1937年11月24日从长沙写给费慰梅的信更加惊心动魄,他们全家差点被炸死:

在日机对长沙的第一次空袭中,我们的房子几乎被直接击中。就落在我们暂住房的大门十五码处……天知道我们怎么没被炸成碎片。一听到较远处传来两颗地狱般的爆破声,我们就飞奔下楼,我们的房子随即四分五裂。全然出于本能,我们各自抓起一个孩子向楼梯冲去。可还没来得及到楼下,最近的就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我抛起,怀里还抱着小弟,而后摔倒地上,所幸未曾受伤。与此同时,房子开始破裂,门窗玻璃的所有碎片、隔扇、屋顶和天花板都坍塌下来,劈头盖脸地砸了来。

更惨的是,昆明很快又不行了,就要继续逃,最后落脚点是四川的一个村子,当时的南溪县李庄(现在的宜宾李庄)。到了那儿,他们就彻底过上了农村生活。

在这种简陋的环境里,在贫病交加的时候,他们画的图纸长这样。

当时面临国破家亡,他们想的第一件事是让全世界知道他们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古建筑有多精彩,所以一定要拿出毕生的本事,画出最精彩的图,写出最好的建筑史文字。

林徽因在李庄的六年多全都在病床上度过。即便如此,她也在做学术研究。梁思成他们出去做田野考察,包括写中国建筑史,她就负责在病床上帮他们查阅文献。

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成果,是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他在宾大读书时立下的志向,写出了人生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中国建筑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油印本前言里写道:“林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部都经过她校阅补充。”所以林徽因也是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功臣。今天清华档案馆保留着这本书的手稿,现在市面上一般叫《中国建筑史》,其实原来叫《中国艺术史·建筑篇》,还打算写雕塑篇,是一个更宏大的。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抗战以前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中国建筑史研究最高水平的刊物,也是世界建筑史学者常备的参考书,因为抗战就停办了。他们到李庄后,梁思成发了一个宏愿,说一个学术机构怎么能没有刊物呢?他们居然想在农村重新刊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用的什么方法呢?用土法,石印法,用一种药水写在石板上,制成蜡板,所有的字都得自己抄,没有铅字可以用了,所以大家各自负责去抄自己的文章。图纸也得画在刻板上,照片是没法印了,得把每张想用的照片都画成图。

1945年出版的第七卷第二期,林徽因亲自担任主编,还写了一篇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这实在太超前了,那会儿还在打仗,她已经在想战后复兴我们要建设大量的住房,于是撰写相关的论文。

可见他们是何等的坚强,并且具有学术的前瞻性。这时候费正清、费慰梅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国外书籍,使他们具有这个视野,即便在一个小村子里,都没有和世界学术的大方向脱节。

1950年,其实林徽因已经走到生命的最后时段,梁思成也病得很厉害。这时候他们做了非常多重要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林徽因最初设计的国徽方案很有意思,可以看到东北大学校徽的影子:取中国古代璧的形式,但已经加入了新中国的象征——五星红旗的意象。

这是稍晚由美术家张仃先生等提交的方案,是一个带天安门形象、绘画风格的国徽。

后来国徽设计领导小组就定了一个大原则,要把天安门用进设计中。最后由梁思成领导的清华营建系国徽设计组完成的国徽,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

国徽设计中,天安门不用风景画而用正立面图的方式呈现,更加庄严。据说在讨论当中,林徽因诗人的灵感爆发,说要让整个天空都是五星红旗,最后就是现在这样五星红旗布满天空的结果。

此时期林徽因还在做一些建筑史的研究,可惜只有残缺的稿子,没有最终完成,是继云冈石窟以后对敦煌石窟纹饰的研究——《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此时她已经能轻松地画出北魏、唐代纹饰什么味道,波斯以及希腊纹饰又是什么味道。

林徽因参与革新中国清代的景泰蓝工艺,她辅导当时刚归国的常沙娜,利用敦煌纹饰设计的一套烟具,如此精美。

林徽因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向公众科普北京古城的重要价值,因为北京城那时候已经开始遭到破坏。1951年到1952年,林徽因在《新观察》上一口气连载了十几篇讲北京古建筑的文章——“我们的首都”系列。

林徽因生命的最后阶段,梁、林在做另一项重大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梁思成负责总体的概念,林徽因则更多在做纪念碑的雕饰设计。

这块纹饰是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的设计,所以梁思成设计的林徽因墓,又是一个梁思成和林徽因合作的作品,就像他们一生中几乎所有的作品一样。

为什么梁思成说他的终身伴侣,生活上、学术上、精神上和灵魂上的伴侣林徽因是一个建筑师?王军在《建筑师林徽因的1932》这篇文章里给出了他的答案,其实是引自梁思成自己的一段话,他在1932年写给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的毕业致辞。

阐释建筑师是干什么的——

你们的业是什么,你们的业就是建筑师的业,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的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是十分的繁难,你们的责任是十分的重大。

你们创造力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建筑”,不只是建筑,我们换一句话,可以说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

今天全国各个高校建筑系的培养目标,远远没能追上梁先生他们创办第一个建筑系时候的培养目标。我们顶多说培养合格的建筑师、专业帅才等等,没有上升到“文化的记录者”、“历史之反照镜”这样的境界。这也相应造成各大建筑院校里从事建筑史研究变成特别边缘的一个学科。

——全文根据王南2020年2月6日在福州大梦书屋讲座整理

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统计

到了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更加严重,《明实录》记载的随大风而起的“扬黄土沙”、“扬尘四塞”、“扬尘蔽空”、“拔木飞沙”等现象,可视为扬沙天气,其别猛烈的,如“大风扬尘,天地昏暗”等,则很可能是沙尘暴天气;而“风霾”、“雨霾”、“黄雾四塞”、“雨土濛濛”、 “日色变白”一类的记录,则应属于浮尘天气。

对《明实录》以及《明史·五行志》中有关北京沙尘天气的记载作了初步整理,并以20年为间隔,将洪熙元年(1425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220年划分为11个时间段,对各时间段出现沙尘记录的次数进行了统计。从表一所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时间段被记录下来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呈上升趋势。如将1445-1644年划分为前后两段,则1445-1544年的100年间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49次,1545-1644年的100年间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83次,后100年比前100年的沙尘天气记录增加了59%。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有日益严重化的趋向。除《明实录》记录下来的比较严重的沙尘天气外,明代北京还经常出现规模稍小的沙尘弥漫现象,以致当时市井中曾流传着“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的谚语[6]。弘治年间漂海来华的朝鲜人崔溥曾谈到,北京“其山童,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7]。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方文人,对这种天气颇为不适。屠隆在《在京与友人书》中曾抱怨说:“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人、马矢和沙土。”[8]陈大声作词嘲北京巷曲中人,中间有这样的语句:“门前一阵骡车过,灰扬,那里有蹋花归去马蹄香?”[9]姚旅指出:“京师风尘涨天,独少流水。”[10]袁宏道也谈到:“京师风霾时作,空窗净几之上,每一吹号,飞埃寸余。”[11]

表一 明代北京沙尘天气发生的年代分布 时 间 段 1425-1444 1445-1464 1465-1484 1485-1504 1505-1524 1525-1544 1545-1564 1565-1584 1585-1604 1605-1624 1625-1644 沙尘次数 1 6 9 11 17 6 23 15 8 18 19 在季节的分布上,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主要集中于冬春时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到四月。据笔者初步统计,《明实录》中的沙尘天气记录在各月份的分布情况是:正月19次,二月36次,三月36次,四月20次,五月5次,六月0次,七月0次,八月1次,九月4次,十月3次,十一月3次,十二月6次。正月至四月共计111次,占总数133次的83.46%。 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研究——基于《翁同龢日记》

对晚清《翁同龢日记》记载的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资料进行比较系统的考证与评价,。据此得到,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平均值为11d左右,其中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值为7d左右,均低于1961-2000年相应的平均值。沙尘日数的月际分布为4月最高,8月最低,与1961-2000年基本一致。1860-1898年北京全年和春季沙尘日数与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2月)和春季降水量可能有较高的负相关关系。 1951-2000年

据北京观象台资料,大风、扬沙、浮尘和沙尘暴等四种天气现象,1951年至2000年间,年均28天,最高年份是1952年,达87天,最少年份为2天,发生季节以12月至翌年4月占62%,春季特别是4月份最多,8、9月份最少,仅占15%。年均情况为,大风22天,扬沙20天,浮尘6天,沙尘暴2.4天。沙尘暴最多年份1966年达20天,50、60年代年均5天,70年代年均不到1天。

2000年

2000年3月27日,沙尘暴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突如其来的狂风夹带着滚滚黄沙在数小时内把整个北京城全部笼罩,沙尘漫卷大街小巷,风中的行人捂着嘴吃力地行走。北京日报报道:“北京:27日中午,正在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工人被大风掀下,其中两人死亡。同一日,丽泽桥东一家汽配商店被大风掀翻,海淀区某饭馆5米高的烟囱被刮成“斜塔”。

2000年4月6日12时许,整个北京城笼罩在风沙当中。强沙尘天气使一些地区的能见度不足100米,路上的车辆纷纷打开了车灯,雨刷也纷纷启动用于清除挡风玻璃上满布的沙尘;一些建筑工地停止了作业;首都国际机场的进出港航班被延误———这已是当年开春以来的第五次沙尘暴侵袭北京。

2002年

2002年3月15日下午,沙尘飞至北京,持续时间达49个小时,分布高度为3500米左右。2002年3月20日第二次袭击北京,时间持续长达51个小时,此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相当于人均2公斤。

2004年

2004年03月10日北京遭遇今年首场扬沙天气

2005年

2005年4月27-28日,北京遭遇强沙尘暴

2006年

2006年4月从7日开始,北京连续5天出现沙尘,其中有两个五级污染天,3个污染天(2006年04月12日北京晨报)

2006年4月16-18日,北方地区出现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

2006年4月24日大风扬沙四级中重度污染。本市城区阵风达到了6级左右,房山地区的瞬间风力达到10级,大风夹杂着本地扬沙和外来的浮尘(2006年4月24日北京信报)

2008年

2008年5月20日,北京遭遇沙尘天气,行人、高楼大厦被弥漫的沙尘所笼罩。

2010年

2010年03月20日 北京遭遇强浮尘天气 空气质量为5级重度污染

2010年03月22日 北京再次遭遇强浮尘天气 ,昏黄天空持续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