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 东营简介

2.2019年度东营市东营区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最低是多少

3.山东油城的资料

4.与黄河有关的信息

山东 东营简介

东营市利津县天气_东营市利津县天气15天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1983年建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南部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广饶)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宣言》。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东营清风湖公园。南部的广饶县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目前东营市正在进行广利河改造工程,提出了“回归河流”的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广利河回归成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城市河流;中心城回归成为与河流联系密切的和谐关系;重新塑造人与水的关系——从“索取”到“回馈”,让河流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与城市共同发展。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概况

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地质

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

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4年,东营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 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由于气象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春旱夏涝、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 毫米,较常年偏多37.0%(偏多205.7毫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24.4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855.3(垦利)~703.1毫米(河口)之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05.4小时,较常年偏少5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184.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711.2(河口)~2412.1小时(广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31天。

河流

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公里。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5亿吨(1997年)。90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000~2004年实现不断流。2002年,黄河全年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2003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 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

海域

东营市海岸线北起顺江沟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3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5~10海里,盐度在30‰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盐水舌。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近海在黄河及其它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 建市经过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 ,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发展,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织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以[82]国函字249号文件批复了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了山东省政府请示,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东营市域是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广饶、 利津、垦利3县全境和原博兴县、沾化县的一部分乡镇组成。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迟早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其建置、隶属迭次更变。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夏代至殷末,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秦代属齐郡。西汉时期,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今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今利津南部之地属千乘郡之漯沃县、蓼城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 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王莽新朝时,今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今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西晋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今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移千乘于广饶,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十六年(公元596年) 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复改州为郡。青州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今市境分属之。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今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宋朝,初废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在州县之上设置“路”。今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今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省。今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县(局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武定府。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胶东道乐安县。1914年,民国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1915年改属淄青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市境西部初属山东省岱北道利津县、 沾化县地,191 5年改属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今市境大部为日本军队侵占,境内政权割据分立,政区不统一。其中,中国***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有1939年后成立的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政府,隶属清东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建立的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2月撤销);1941年初建立的广北县行政公署,1943年改称广北县政府;1941年9月建立的垦区建设委员会,1942年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1943年4月改称垦利县政府,隶属清河区行政公署。1944年以后,以上均隶属渤海行政公署。国民党建立的政权: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保安十六旅建立广饶县政府,只存在4个月;1938年2月,国民党地方游击部队刘景良进驻利津城,建立国民党地方政权,历时仅11个月。日伪政权:1937年12月,日军第一次侵占利津城,建立伪政权。后日军主力撤走,伪政权为国民党刘景良部摧垮。1939年,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城,再建伪政权,隶属伪山东武定道。1939年2月,侵占广饶的日军组织伪广饶县政府,隶属伪山东青州道。时期,利津与垦利县同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9年四专署改称垦利专署。1945年,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清河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今市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1958年,沾化、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县。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1983年10月东营市建立。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至2005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0个镇、16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1762个村民委员会。

编辑本段人口分布

市境南部、 西南部,村落古老,历来人口密集。北部、东北部地广人稀。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广饶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26.97人,其中小清河以南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多达700~900人; 利津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73.8人;垦利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09人。 建市以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统计,1985年的人口密度是:广饶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89.4人; 东营区平均每平方公里327.5人;利津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73.8人;垦利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09人; 河口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7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中心区集中。至1995年,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为207人/平方公里。其分布密度为: 东营区每平方公里438人;广饶县每平方公里406人;利津县每平方公里224人;垦利县每平方公里95人;河口区每平方公里仅81人。2006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户数为60.6万户,人口为181.8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男性人口92.3万人,女性人口89.5万人。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7万人,死亡0.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年末暂住人口15.0万人,其中男性9.0万人,女性6.0万人。东营市中心城市人口由2000年的55.58万人增加到61.56万人(2007)。 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0.48万人,增加1.39万人。城镇化率为57.77%,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数为58.44万户,人口为183.97万人,增长0.5%,其中:男性人口93.05万人,女性人口90.9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59‰、死亡率4.86‰、自然增长率3.73‰;合法生育率为98.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东营常住人口达203.53万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东营市域是由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广饶、利津、垦利3县全境和原博兴县、沾化县的一部分乡镇组成。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迟早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其建置、隶属迭次更变。 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夏代至殷末,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 秦代属齐郡。 西汉时期,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今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今利津南部之地属千乘郡之漯沃县、蓼城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 王莽新朝时期,今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 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今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 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 西晋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今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 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移千乘于广饶,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州为郡。青州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今市境分属之。 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今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 宋朝,初废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县之上设置“路”。今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今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 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 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省。今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 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 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县(局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武定府。 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胶东道乐安县。1914年,民国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1915年改属淄青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市境西部初属山东省岱北道利津县、沾化县地,1915年改属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今市境大部为日本军队侵占,境内政权割据分立,政区不统一。其中,中国***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有1939年后成立的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政府,隶属清东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建立的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2月撤销);1941年初建立的广北县行政公署,1943年改称广北县政府;1941年9月建立的垦区建设委员会,1942年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1943年4月改称垦利县政府,隶属清河区行政公署。1944年以后,以上均隶属渤海行政公署。 国民党建立的政权: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保安十六旅建立广饶县政府,只存在4个月;1938年2月,国民党地方游击部队刘景良进驻利津城,建立国民党地方政权,历时仅11个月。 日伪政权:1937年12月,日军第一次侵占利津城,建立伪政权。后日军主力撤走,伪政权为国民党刘景良部摧垮。1939年,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城,再建伪政权,隶属伪山东武定道。1939年2月,侵占广饶的日军组织伪广饶县政府,隶属伪山东青州道。 时期,利津与垦利县同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9年四专署改称垦利专署。1945年,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清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今市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1958年,沾化、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县。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1983年10月东营市建立。

2019年度东营市东营区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最低是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1983年建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南部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广饶)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宣言》。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东营清风湖公园。南部的广饶县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目前东营市正在进行广利河改造工程,提出了“回归河流”的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广利河回归成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城市河流;中心城回归成为与河流联系密切的和谐关系;重新塑造人与水的关系——从“索取”到“回馈”,让河流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与城市共同发展。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概况

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地质

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

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4年,东营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由于气象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春旱夏涝、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毫米,较常年偏多37.0%(偏多205.7毫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24.4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855.3(垦利)~703.1毫米(河口)之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05.4小时,较常年偏少5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184.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711.2(河口)~2412.1小时(广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31天。

河流

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公里。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5亿吨(1997年)。90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000~2004年实现不断流。2002年,黄河全年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2003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

海域

东营市海岸线北起顺江沟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3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5~10海里,盐度在30‰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盐水舌。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近海在黄河及其它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建市经过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发展,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织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以[82]国函字249号文件批复了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了山东省政府请示,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东营市域是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广饶、利津、垦利3县全境和原博兴县、沾化县的一部分乡镇组成。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迟早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其建置、隶属迭次更变。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夏代至殷末,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秦代属齐郡。西汉时期,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今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今利津南部之地属千乘郡之漯沃县、蓼城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王莽新朝时,今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今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西晋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今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移千乘于广饶,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州为郡。青州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今市境分属之。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今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宋朝,初废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县之上设置“路”。今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今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省。今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县(局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武定府。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胶东道乐安县。1914年,民国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1915年改属淄青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市境西部初属山东省岱北道利津县、沾化县地,1915年改属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今市境大部为日本军队侵占,境内政权割据分立,政区不统一。其中,中国***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有1939年后成立的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政府,隶属清东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建立的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2月撤销);1941年初建立的广北县行政公署,1943年改称广北县政府;1941年9月建立的垦区建设委员会,1942年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1943年4月改称垦利县政府,隶属清河区行政公署。1944年以后,以上均隶属渤海行政公署。国民党建立的政权: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保安十六旅建立广饶县政府,只存在4个月;1938年2月,国民党地方游击部队刘景良进驻利津城,建立国民党地方政权,历时仅11个月。日伪政权:1937年12月,日军第一次侵占利津城,建立伪政权。后日军主力撤走,伪政权为国民党刘景良部摧垮。1939年,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城,再建伪政权,隶属伪山东武定道。1939年2月,侵占广饶的日军组织伪广饶县政府,隶属伪山东青州道。时期,利津与垦利县同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9年四专署改称垦利专署。1945年,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清河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今市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1958年,沾化、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县。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1983年10月东营市建立。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至2005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0个镇、16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1762个村民委员会。

编辑本段人口分布

市境南部、西南部,村落古老,历来人口密集。北部、东北部地广人稀。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饶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26.97人,其中小清河以南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多达700~900人;利津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73.8人;垦利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09人。建市以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统计,1985年的人口密度是:广饶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89.4人;东营区平均每平方公里327.5人;利津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73.8人;垦利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09人;河口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7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中心区集中。至1995年,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为207人/平方公里。其分布密度为:东营区每平方公里438人;广饶县每平方公里406人;利津县每平方公里224人;垦利县每平方公里95人;河口区每平方公里仅81人。2006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户数为60.6万户,人口为181.8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男性人口92.3万人,女性人口89.5万人。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7万人,死亡0.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年末暂住人口15.0万人,其中男性9.0万人,女性6.0万人。东营市中心城市人口由2000年的55.58万人增加到61.56万人(2007)。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0.48万人,增加1.39万人。城镇化率为57.77%,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数为58.44万户,人口为183.97万人,增长0.5%,其中:男性人口93.05万人,女性人口90.9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59‰、死亡率4.86‰、自然增长率3.73‰;合法生育率为98.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东营常住人口达203.53万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东营市域是由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广饶、利津、垦利3县全境和原博兴县、沾化县的一部分乡镇组成。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迟早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其建置、隶属迭次更变。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夏代至殷末,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秦代属齐郡。西汉时期,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今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今利津南部之地属千乘郡之漯沃县、蓼城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王莽新朝时期,今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今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西晋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今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移千乘于广饶,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州为郡。青州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今市境分属之。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今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宋朝,初废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县之上设置“路”。今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今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省。今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县(局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武定府。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胶东道乐安县。1914年,民国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1915年改属淄青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市境西部初属山东省岱北道利津县、沾化县地,1915年改属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今市境大部为日本军队侵占,境内政权割据分立,政区不统一。其中,中国***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有1939年后成立的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政府,隶属清东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建立的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2月撤销);1941年初建立的广北县行政公署,1943年改称广北县政府;1941年9月建立的垦区建设委员会,1942年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1943年4月改称垦利县政府,隶属清河区行政公署。1944年以后,以上均隶属渤海行政公署。国民党建立的政权: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保安十六旅建立广饶县政府,只存在4个月;1938年2月,国民党地方游击部队刘景良进驻利津城,建立国民党地方政权,历时仅11个月。日伪政权:1937年12月,日军第一次侵占利津城,建立伪政权。后日军主力撤走,伪政权为国民党刘景良部摧垮。1939年,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城,再建伪政权,隶属伪山东武定道。1939年2月,侵占广饶的日军组织伪广饶县政府,隶属伪山东青州道。时期,利津与垦利县同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9年四专署改称垦利专署。1945年,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清河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今市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1958年,沾化、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县。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1983年10月东营市建立。

山东油城的资料

山东油城—东营

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

明洪武年间建东营村。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由是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

1965年3月,成立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

1983年成立地级市。

2003年,东营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

这里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胜利油田所在的,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

地理位置

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气候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行政区划

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

全市常住人口[3]为203.53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东营区 75.67万人 

河口区 24.76万人 

垦利县 24.23万人 

利津县 28.12万人 

广饶县50.75万人

自然资源

东营市不仅“人杰”而且“地灵”。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素有“金三角”之称。

至2002年底,胜利油田共发现油田69个,气田2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82.4亿立方米;投入开发油田67个,动用地质储量35.3亿吨,动用程度82.3 %。共有油井2万多口,累计生产原油7.7亿吨,生产天然气349.88亿立方米。

沿海浅层卤水储量2亿多立方米,深层盐矿、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地带,推算储量达1000多亿吨。

煤的发育面积约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广饶县东北部、河口区西部,尚未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新户、太平、义和、孤岛、五号桩地区及广饶、利津部分地区,地热异常区1150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6.85亩,是山东省人均土地的2.6倍;并且黄河以其独特的“填海造陆”功能,不断为东营市营造新的陆地。

生物资源中,木本植物44科,79属,179种(含变种);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畜禽类约11科20余种40多个品种;鸟类48科270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类33种;水生动物有641种,其中有淡水鱼类108种、海洋鱼类85种,有“百鱼之乡”之称 。

特产

东方对虾 

黄河口梭鱼 

文蛤   

三疣梭子蟹 

黄河口刀鱼 

肴驴肉

利津水煎包  

益母草

不老草  

河口冬枣 

经济

农业有: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种植,苹果、梨、桃、冬枣种植,

海参、对虾、大闸蟹养殖、鸡、猪、兔、貂、貉养殖,海洋捕捞等为主。

工业有: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生产、棉纺等为主。

旅游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

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

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离中心城只有5余公里,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东营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保护区内有着15万公顷的草场、数十万亩的天然苇荡、上万亩的天然柳林和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鸥飞雁鸣,鸳鸯嬉水,仙鹤起舞,堪称“百鸟乐园”,共有各种鸟类187种,其中珍贵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黑嘴鸥、海鸬鹚、大天鹅、鸳鸯等。水生生物达800余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小鲤鲸、宽吻海豚、斑海豹等。独特的生态系统,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色,为黄河三角洲平添几分恢宏。

交通

东营有铁路、机场、海港和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里组成的交通网。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公里的城市。

与黄河有关的信息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中文名称: 黄河

外文名称: Yellow River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卡日曲

长度: 5464公里

流域重要城市: 济南、郑州、洛阳、银川、兰州

注入海洋: 渤海

注入地: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长河之一。全长5464公里,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仅次于长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属非常小的流量规模);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从山东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约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正如诗人左河水在以黄河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奔海》中所曰:“几环咆哮卷沙腾,一路狂涛气势宏。 裂岸穿峡惊大地,带云吐雾啸苍穹。”

黄河流经地形区分别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5500公里,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 黄河汛期

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平均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因而它又被称为“悬河”或“地上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

河南(2张)省洛阳市。由这里距黄河南30公里处,就是洛阳市区。洛阳是四大古都之一,从周朝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炀帝)、武周、后梁、后晋,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誉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吉利区位于黄河之北,其余县市区均位于黄河以南,因此黄河穿越洛阳。[1]

编辑本段溯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仙李白的诗句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伟大祖国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2]

黄河在汉代以前称“河”,那时人们普遍用“川”来泛指一般的河流。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1]《尚书·禹贡》里“导河积石”的“河”和《史记·高祖本纪》里“浊河之限”的“河”都是指黄河而言的。所以,汉以前古书只有“河出昆仑”。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使黄河为带、泰山为厉。”但是黄河一词在当时尚未广泛采用,直到宋代,人们才普遍使用黄河名称并简称为“黄”,因为流经黄土高原。[3]

编辑本段自然特征地理位置

黄河流域简图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多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卡日曲,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黄河干流呈“几”字形。

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带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东为 黄河流域范围

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但就黄河的具体源头是卡日曲,玛曲还是扎曲,历来 黄河

有所争议。、科学考察团已确定卡日曲为河源正源。

黄河从贵德至民和境内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间,从民和下川口进入甘肃,这一段气候温和湿润,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水流清澈见底,又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因为处在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水源丰沛,灌溉便利,水草丰美,农业较发达,因此分别被誉为“塞上江南”和“塞上米粮川”。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 黄河壶口

桃花峪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理》七年级上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现代肖草《卜算子·黄河》词给予真实诠释:“天飞川,骇浪生素幔。已过悬崖万仞山,犹有惊涛溅。溅不入春时,却把暖春唤。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 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

黄河(6张)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九曲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带入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3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倍。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环境恶化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

最近因为风沙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保护方案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编辑本段黄河断流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局部气温低于往常,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植物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经河道才能补充。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

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

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使得黄河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

⑥环境污染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⑦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没有建污水处理厂。

编辑本段河道变迁概述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长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

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

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唐末至北宋末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黄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吴埽、内黄口)

金元至明嘉靖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决口后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以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在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我们将其称为黄河历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

编辑本段现代黄河治理科学划分

中科院泥沙专家钱宁提出了黄河粗沙和细沙之分。在黄河上,粗沙指直径0.05毫米以上的沙粒,直径0.025~0.05毫米的为中沙,直径0.025毫米以下的为细沙。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主要是由于4亿多吨的粗沙造成的。对此,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扰沙和调水调沙。人工扰沙指利用机械手段将黄河河底的粗沙搅起,喷射到黄河主河道中,从而流入海洋。调水调沙在小浪底水库中应用较多,已有12次。

治理措施

近50年黄河的治理有了很大发展:

1、黄河流域已修建了3千多座水库,总库容已相当黄河的年径流总量,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60%;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小浪底工程已于1998年按期截流。

2、黄河下游1300公里的大堤普遍加高加固三次。

3、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五分之二得到治理。在1950-1997年的48年内,黄河流域8省(区)共完成梯田、坝地、其他基本农田和造林、种草等五项主要水土保持措施2. 71亿亩,折合18.08万平方公里,占8省(区)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的41.1%。按48年平均,年均进度0.83%。上述治理面积中,有梯田(包括塬面条田、埝地)4617.17万亩,坝地537.8万亩,其他基本农田3381.33万亩,造林15094.46万亩,种草3491.67万亩。

专管机构

我国水利部下设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经的各省、市、县设黄河河务局,各县级河务局沿黄河大堤设管理段,进行黄河大堤养护、勘测、建设等工作。

编辑本段文学典故成语

气吞山河:吞:吞没。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浊浪排空:形容来势凶猛,气势宏伟。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河清海晏: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比喻天下太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泾渭分明:渭河和泾河交界处渭河清,泾河浊,两者互不相融;后引申两个人行事作风完全不同。

带砺河山 带砺山河 砥柱中流 负石赴河 河不出图 河汾门下 河汉江淮 黄河水清 河清海竭 河清难俟 河清人寿 河清云庆 河山带砺 海晏河清 砺带河山 砺山带河 鲤鱼跳龙门 俟河之清 跳进黄河洗不清 鱼烂河决 激励瓦拉 

诗句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王昌龄

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送裴图南》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

22、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 《黄河夜泊》

23、雷霆横刻千重山,澎湃纵雕万里原。—朱炳仁《黄河》

辞赋《黄河赋》

君不见黄河之水来天上来,咆哮奔腾出远望。君不见高天崩碎女娲石,银汉倒倾声威壮。骇鲸鲵而震蛟鼋,栗沉雷而嗔巨浪。滚六千里之洪涛,冲灌海门;发亿万年之蟒湍,溯源青藏。纳百川之涓流,行九州之大场。挟野荒之沙砾,辟重岩之叠障。苍水使者,怅投金简玉书;献瑞麟龟,驮来河图洛相。啸吼兮,丘峦惊悚;磅礴兮,千军莫挡。壶口中雹碎雾喷,龙门外雪激玉撞。是知息壤难塞,大禹费想。堤堰溃摧,百灵羡蚌。

尔其柔怀玉宇,慈含宏量。伏羲育化于中原,神农植稻于榛莽。夸父嘘吸其精气,轩辕承运于沃壤。是知应天者勇,持险者亡。石鼓击空,远近之金铁皆鸣;阡陌纵眸,今古之寇仇胆丧。红日于远天吞吐,离云共金辉晃漾。 残豹已驱,英雄起起伏伏;螭战轮回,碧血泱泱漭漭。青纱帐风扫雾霭,落照里尽染阳刚。

其为母亲之河、生命之光、中华血脉、炎黄乳浆。育四百兆儿孙,网开慈源;承五千年文化,鉴证沧桑。老子悟道于弱水,孙子握简于河梁。庄子观涛于一派,孔子流教于八方。辞赋誉于楚汉,诗吟漫于宋唐。教宗归其脉络,典经蕴其玄黄。惜其太白诗简,坡老词凉。相如赋少,右军笔殇。

壮士骋怀兮,懦夫心悸。慵者振奋兮,达者激昂。名利客,时空淘尽;真英雄,非为帝王。

敬尔生生化化,跌跌宕宕;曲曲折折,浩浩汤汤。流沙混沦,洪波致远。北辰待洗,南鲲欲翔。呜啸而汹涌天地,逶迤而逸傲遐荒。敬尔柔中蓄力,弱中蕴强。动中循道,静中寓狂。敬尔浑浊可清,灵性深藏。情能下泪,怒敢 狷扬。敬尔百折不回,惟大海而皈依;虚怀恒志,泯岁月之玄霜。

曾经滩回钓雪,照民生之疾苦;而今乐起钧天,谐盛世之吉祥。养慧发明,莫夸纸张铜器;滋田广育,茂生金谷稻粮。植被葆青,根基已固;浚疏畅顺,龙蛇任缰。使架海之鲸,莫可横逆;喷浪之鳌,难以嚣张。摧枯荡朽,尘埃祈靖;抱天而流,心源弥彰。

长桥卧波,虹接其霓彩。高堰储玉,电发其精芒。厦庇万间,回看云楼鳞栉;铁船竞渡,不让纤夫踉跄。尧街汇彩,香车驻跸;禹甸牧歌,机耕农忙。王气兆昆仑雪域,商机达花府渔乡。融合而奉献,欣喜天人之合契;凝神而观势,直挺豪杰之脊梁。脉源绵传,执着承继;逝者如斯,浑穆苍茫。水调歌头,豪放云天之襟怀;胸消块垒,欲飞千古之霞觞。**源流,润黄种之肌肤;**土地,祭黄帝之祠堂。听华岳之霜钟沛然,知汉家之英胄慨慷。水生澜,不消英气;天行健,煜照金阳。此深情萦结万世,涌热血澎湃一腔。天山客临流而叹:伟哉!浩哉!来见民族之精魄,归映华夏之辉煌!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2、黄河清,圣人出。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

4、跳进黄河洗不清。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10、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